中诚信托30亿本金都可能血本无归,接下来的就是新华信托的18.5亿高远置地案。
查阅上述信托公司2010年关于上海录润置业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的产品说明书不难发现,该信托计划分两期募集总计约8.5亿元,于2011年1月10日成立,期限3年;然而到今年1月10日到期兑现的信托,却意外地被推后了。
在邹蕴玉跑路传闻发生后,高远置业还被曝出此前向包括五矿信托、中泰信托、国联信托在内的数家信托公司进行融资,涉及资金约10亿元,这几家信托公司因此也受到牵连。 五矿信托正在密切关注该案件的进展情况。
2013年一季度之前发布的产品中,流入房地产的规模高达6480亿元,流入基础产业的规模9316亿元,这些表面上包装的都是基础产业,实际也多是房地产和高利贷,流入实业的规模8052亿元(实业的收益远不能满足信托年利率超8%的下限,这些实业实际也多是高利贷),流入证券市场的有4434亿元(包括阳光私募);而这些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一般都是8%-11%左右,如果在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信托全部兑付,规模就要超过7000亿元。国内众多的房地产企业能不能有这么庞大的资金兑付,已经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信托公司对产品有刚性兑付潜规则,但是近几年信托大发展,尤其是房地产信托,管理的资产规模早已经超出信托能够刚性兑付的能力,全行业2356亿元的权益却要承载6400亿元的到期融资类信托,兜底显然会力不从心。”
矿产资源信托替补效应显现,相关矿产资源信托产品的发行数量迅速提升,据用益信托网显示:2010年,集合类矿产资源信托融资128亿元,2011年融资规模343亿元。2012年上半年,矿产信托融资263.78亿元。
但是从2012年下半年市面上却很难再见到矿产资源信托, 2013年上半年信托公司共发行矿产能源信托产品更少,募集资金只有29.7亿元。因为大家意识到矿产信托风险太高,但是已经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