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谁对?庄子的门徒,禅宗.

(2013-10-20 22:13:02)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这是以社会化的道德标准看待小孩子,对小孩子来说,没有进入社会,没有社会化,自然也就没有道德概念,他没善恶之分。任何事情对他来说是中性的,初生的婴儿本质上与动物非常接近,灰太狼吃喜洋洋绝无内疚负罪的感觉。人之初,无善恶。六祖慧能,隐居新会十六年,混农商于劳侣杂居止于编人。然后他来到广州法性寺,正值印宗法师讲《涅磐经》。当时有风吹幡动,两个僧人便争论起来,一个说是幡在动,一个说是风在动。慧能听了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人之初,性不善,亦不恶,是你们这些成年人动了善恶之心。无善恶之心进化到有善恶之心,再从有善恶之心升华到无善恶之心,看起来回到了原点,实际是升到了高点。

 

  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衣钵真传的典故。人生如花,荣后即枯,荣为枯,枯因荣。

   慧能(638-713),俗姓卢,原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后因父亲谪官到岭南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东),生慧能,而为新州人。慧能幼年丧父,与老母移居南海(今广东南海县),家境贫困,靠卖柴为生。他一颗幼小的心灵,饱尝人间冷暖,品尽世事辛酸,历经人生沧桑;同时,相依为命的母爱、童年伙伴的友谊,更让他体验到了人的情感珍贵。一个人少年时期的经历,往往对其一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童年的苦难,更是他生命力勃然喷发的动力源泉。正是这些人生阅历,使得慧能别无选择地产生了对人生价值的思索,对生命真谛的探索。于是,在艰难的生活中,他慢慢产生了悲悯众生、超越苦难、解脱人生的理想;他作为一个樵夫,在与大自然的直接接触里,敏感地体验、领悟到了自然法则的律动——所谓禅的智慧,就是生活的真实,自然的真谛。

一天,慧能在集市上听到有人念诵《金刚般若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不觉心中一动,忙追问跟谁能学到《金刚般若经》。诵经的人告诉他,蕲州黄梅的弘忍禅师精通此经,能够使人见性成佛。慧能听后,就像一个口渴的人饮了甘泉一样。他回到家里,置办了一些生活用品奉养老母,然后只身前往蕲州。慧能来到弘忍门下。弘忍见慧能气质和相貌都很平常,就问他从哪里来。慧能说自己从岭南来参拜敬礼,只求作佛。弘忍听后,故意用话试探他说:岭南没有开化地方的人也想成佛?慧能应声而答:人虽然有南北之分,佛性岂有南北之分? 表达了佛性平等的思想。弘忍听了,暗中暗喜,对他刮目相看。为了进一步磨练他,弘忍让他去碓房舂米。慧能依言在碓房劳作。由于身子轻,就在腰间系了块石头踏碓,成为佛门的一段佳话。

   慧能接受衣钵后,弘忍连夜送他下山。慧能悄然离开黄梅南下。三天后,弘忍才宣布禅宗新教祖是慧能。

慧能隐居十六年,混农商于劳侣杂居止于编人。然后他来到广州法性寺,正值印宗法师讲《涅脖经》。当时有风吹幡动,两个僧人便争论起来,一个说是幡在动,一个说是风在动。慧能听了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 二僧大惊,禀报了印宗法师。印宗一听,知道来者并非凡人,就请他登上法坐说法。慧能登座说法,一座大惊。这天晚上,印宗把慧能请到自己的房间里,说:我听说弘忍大师的禅法南传了,莫非你就是他的传人。慧能说:正是。于是取出袈裟,金光灿灿。印宗拜倒在地,当即为慧能削发,拜慧能为师。从这以后,慧能在曹溪大倡顿悟法门,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用通俗简易的修持方法,取代繁琐的义学,形成了影响久远的南宗禅,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

慧能的禅法强调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佛性论是其禅法的理论基础,慧能的佛性论强调佛性平等,每个人都有个自性清净心,清净心体上,本有佛性,与生俱来,不是由任何外在的力量赋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人都能成佛,都有成佛的内在依据和条件。但众生所以未能成佛,是由于被妄念迷住了本心,烦恼、妄念污染了本心,使佛性不能显现,众生难识自心佛性。实际上,众生和佛的区别,是在于迷悟之分,迷则佛是众生,悟则众生即佛。

   慧能指出的成佛的自由境界,与传统的庄学相吻合,实际上是融入了庄学中的思想。庄子的藏天下于天下,是禅宗的核心,不过禅宗未能达到庄子的高度,庄子的高度犹如宇宙之高度,超越一切。禅宗接近了。南禅一枝独盛,历千年而不衰,成了中国佛教的主脉。禅宗在中国大地上枝繁叶茂,被一千年来的中国知识分子捧为圭臬,融入灵魂,不仅成为中国人思想的一部分,而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不但在中国本土枝繁叶茂,还迈出国门,将南禅推向世界,日韩尤其推崇曹洞宗,对西方现代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存在主义、实用主义、意志主义、人本主义以及精神分析等流派都与禅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坛经》成为西方世界最熟知的佛教经典之一。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慧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