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美国制造业成本加上物流成本低于中国,中国企业中高层员工成本直逼美国,中国制造业优势不明显
(2013-09-03 16:35:28)美国制造业成本加上物流成本已低于中国,中国企业中高层员工成本直逼美国,中国制造业优势不明显
资料来源,华尔街见闻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5139
全球知名管理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BCG)预计,这样的增长可能还会继续。
美国制造业的复兴会持续吸引一批企业回流。近年来,丰田、本田、西门子、劳斯莱斯等公司都已将生产部门转移到美国。BCG正是这些企业供应链方面的顾问。
因为美国的制造业成本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较低,BCG最近公布的报告甚至将美国比喻为富有国家中的中国。
以下BCG图表显示,美国的人力与能源成本比欧洲和日本低得多,到2015年,美国的制造业成本比中国长三角地区只高大约5%。
再加上物流成本,尤其是远洋运输成本,美国制造业成本低于中国长三角.(我加的,物流成本通常占商品成本的6%,特殊商品,如TFT-LCD CELL,物流成本占商品成本的15%.)
BCG列出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有诸多优势,比如劳动力市场更灵活,能源与塑料产品价格更便宜。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交通运输效率明显高出一筹。
如果走船运,要将一个集装箱的货物从日本横滨运送到荷兰鹿特丹,耗费的成本比从纽约运到鹿特丹高约一倍。
从美国西海岸到亚洲的船运成本与欧洲运到亚洲相差不大,但美国的船运更快,而且和日本运到中国几乎一样便宜。
BCG预计,向德法意英四个欧洲国家和日本出口可能为美国带来250-750亿美元收入,创造工厂就业岗位120万个。
这个预测可能让人怀疑是否过于乐观。
毕竟,上月初公布的最新美国非农就业报告显示,7月制造业增加的就业者也才0.6万人。
而美国制造业最大的问题可能也出在人力成本上,所谓成败皆萧何。
BCG报告指出,美国人力成本较低的一个突出原因就是企业炒员工、关闭工厂相对更容易。报告举了德国的例子。
长三角,中高层外企员工成本已经直逼美国本土员工.
不过珠三角,中国制造业仍然具备微弱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