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核心设备是机床,中国机床工业严重落后,连中档市场都无法占据,中档市场主要是台湾和韩国人的天下。每年机床的贸易逆差都在100亿美元以上,是少数贸易逆差的领域,以高端的数控机床为例,日本、德国、台湾是前三大进口来源地,日本占据31%的份额,德国占据25%的份额,台湾占据11%的份额,一向认为工业比较烂的意大利排名第四,实际意大利的机床相当不错。意大利60%的机床企业都是少于50人的小企业,而中国相反,90%的本土机床产业都是大企业,国企居多,毫无活力。
以制造业最核心的设备机床工具行业为例,2012年中国机床产业表面上很风光,产值达274亿美元,全球第一,但本土企业都只生产低端产品,高端产品95%都由合资或独资企业生产。进口量较多或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主要是高档数控机床、数控装置和关键零部件,特别是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激光加工机床、数控齿轮加工机床、数控磨床、数控装置、锻压或冲压工具、机床配套用零部件等。 2012年进口额达196亿美元,贸易逆差为113亿美元。
中国高端机床市场历来由美国、日本、德国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中端市场主要被台湾机床、大陆机床、韩国机床瓜分。德国机床不论机床性能或制造工艺皆可称为行业“大佬”,其若进入中端市场,对非德国籍的企业将造成相当的冲击。中国国产机床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虽然中国企业逐渐往中端市场靠拢,但中端市场仍然以台湾、韩国制造为主。
按进口金额计算,日本、德国和中国台湾是我国数控机床进口来源的前3位。排名第4至第10位的进口来源国家和地区依次为意大利、韩国、美国、瑞士、西班牙、英国和奥地利。 2012年1~12月,我国自日本进口14.03亿美元,同比减少8.2%;从德国进口11.41亿美元,同比减少18.4%;自中国台湾进口5.02亿美元,同比减少14.9%。我国从前10位进口来源国家和地区进口数控机床合计42.94亿美元,占1~12月我国全部数控机床进口额的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