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紧缩潮来临,7月中国新增贷款下滑大约30%,央行3天两次逆回购放水缓解流动性都无济于事
(2013-08-01 16:56:05)四大商业银行7月份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大约1960亿较6月份的约2,700亿元下降近30%。
报道称,四大商业银行7月份的新增贷款大幅放缓,主要因当月的存款负增长人民币9,500亿元。
中国四大商业银行的新增人民币贷款通常占到中国银行系统总贷款的35%左右。
预计中国7月份新增贷款略超6000亿,只有6100亿左右,比6月的8605亿下滑30%.
新增贷款减少并非因为银行不愿意放贷,主动收缩了贷款规模,而是无钱可贷.现在银行运营成本不断增加,实际利率增加导致银行存款成本大增,银行必须加大贷款才能维持合理利润,7月新增贷款同比仍然是增长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信贷紧缩局面改变了,去年6月没有钱荒,银行在下半年的第一个月通常放贷会比较谨慎,担心用光贷款额度,今年6月钱荒后,银行都发了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这就逼迫他们必须尽不可能不顾一切的放贷来对应高收益率带来的理财产品成本.
调结构、去杠杆,预计全年信贷投放将适度放缓,料全年人民币新增贷款在8.5-9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3.5%-14.3%。 预计M2当月将减少约5800亿元,余额同比增速约14.1%。积极财政政策,将导致财政存款下降,形成部分货币创造,预计全年M2增速约13.5%-14%。M1同比增速将有所放缓至9.1%,余额下降约5000亿元。
1月新增贷款10700亿,2月春节影响,6200亿,3月,1.06万亿,4月,7929亿,5月6674亿,6月,8605亿,1季度新增贷款27600亿,2季度为23208亿,环比下滑16%
中国央行今日早间进行了34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4.50%,较上一期同期限品种大幅上行105个基点。
结合本周二的170亿7天期逆回购操作,以及本周到期的850亿元资金,央行本周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达到1360亿元。
上述交易员称,此前7天和14天逆回购利率一直保持10个基点的价差,今日的14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亦跟随周二的7天逆回购利率相应上行,符合预期。
国泰君安债券首席分析师徐寒飞认为,央行本周恢复了逆回购常规操作,表明其稳定流动性预期的意图,但不反映央行货币政策方向的变化。
徐寒飞称,处于稳定流动性预期的考虑,当短期利率水平接近上限时,央行会增加逆回购操作;当短期利率接近下限时,会重启正回购操作。4%-5%是短期利率的上限区间,3%-4%则是短期利率的下限区间。“8月逆回购到期续发时,中标利率也会将随着二级市场利率进行相应调整。”
逆回购操作仅能提供短期流动性,人行目前的逆回购操作期限主要为7天,14天逆回购也只是刚刚开始,这也意味注入的流动性将在两周内到期。由于面临较大的期限错配,内银往往不大愿意使用逆回购获得的资金进行中长期信贷投放。只是为了存贷比之类的考核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