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泛兮,其可左右:泛,水向四处漫流,叫做泛滥。帛书乙本,泛字作"渊"。大道泛兮,大道象河水泛滥一样,可以左也可以右,也就是无所不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以:王弼本作"而"字。傅奕本、景龙本、苏辙本、林希逸本、范应元本及众多古本均作“以”字。两个"而"在同一句,不妥,所以取"以",辞:有几种解释。一说推辞。一说言辞,称说的意思。一说当读为"司",主管的意思。今从最后一解。万物虽然靠(河)水而生,但河水却不做万物的主管。皇帝应该生养万民,但却不能管理万民,应该顺其自然,民众感觉不到皇帝的存在,这才是好的社会,如同水或太阳,滋养万物,但绝不做万物的主管,好的皇帝就应该像水。功成而不名有,水滋养万物,万物得水而生,然后成长,结出果实,水促成了果实,促成了成功,但是并不占有这些功劳,这些果实。皇帝生养万民,万民取得收获,皇帝不应该占有这些收获。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衣养:养育。不为主:不自以为主宰。常无欲:有些古本无此三字。有人怀疑是衍文。可名于小:可以称它为小。道生养万物,但不去做万物的主人,也不占有万物,万物由道生养,却感觉不到是由道所生养,好象这个"道"是不存在的一样,因此可以说它是"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万物都必须依靠水(道)的生养,所以也可以说道很"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从始至终,水(道)都守小,故能成其大。不自大,故能成之大。海下则大海,道微则大道,圣人不自大则成其大。
海是最低的,海平面嘛,然而海却最大,道是最微小的,几乎看不见,古往今来,你几时看到大道再现,没有,有的只有仁义道德。然而大道不随时光流转,永远存在,这才是最大的。
奈何人君而以一己小天下邪?慎道无己,天下致之。皇帝们总是不知其中道理,总把自己放在万民之上,应该把自己放在万民之下,彻底忘掉自己,处最下,得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