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2013新解连载(本人原创)之七道德经版本

(2013-02-21 18:45:17)

《老子·道德经》一书出自春秋末期的道家创始人老子,经过历朝历代的增减,《老子》五千言显得简洁、深邃,虽然它记载的未必是老子的原话,但可以认为基本保留了老子的原意。历史上《老子》的版本不少,现代人参考得比较多的有四个版本:郭店楚简本、马王堆帛书甲乙本、河上公本和王弼本.

一、郭店楚简本,出自郭店楚墓的出土竹简。这些竹简于1993年在湖北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郭店一号楚墓出土,据考古专家考证,该墓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其下葬年代当在公元前四世纪中期至前三世纪初,比帛本约早100年,墓的主人身份不明。由于该墓曾被盗窃,竹简出土时已散乱、残损,故无法完全恢复简册原状。经专家整理,郭店楚简《老子》书写于形制各异的甲、乙、丙三组竹简上,被认为是《老子》五千言的三种节录本。郭店楚简本的简文不分章,次序和文字与通行本有较大差异。郭店楚简本现存2046字,约为通行本的2/5,是迄今为止最早的《老子》传抄本。

二、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出自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这些帛书于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3号墓出土,据考证,马王堆汉墓群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仓以及妻子、儿子的墓地,其中3号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3号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有两种抄本,被研究者称为甲本和乙本(一种写本的字体介于篆、隶之间,称甲本。另一写本用隶书抄写,称乙本),是目前能见到的最完整的古老版本。甲本没有避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的“邦”字讳,因此抄写年代应在刘邦在位之前,即秦末汉初之际。乙本的文字避“邦”字讳,但不避汉惠帝刘盈(前211—前188)和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的“盈”、“恒”字讳,因此应抄于刘邦在位时期。帛书本与通行本的主要分别有二:一是部分文字有异,二是篇章次序不同。帛书版甲、乙本分为二篇,上篇“德篇” 在前,下篇“道篇” 在后,通行本则相反。乙本篇末标出《德》3041字,《道》2426字,合计5467字。甲本尾题残缺不明。两本都不分章次。

三、河上公本,出自《老子河上公章句》。河上公又名河上丈人,皇甫谧在《高士传》说:“河上丈人,不知何国人,自隐姓名,居河之湄,著老子章句,号河上丈人,亦称河上公。”另外,《史记?乐毅列传》写道:“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乐毅是战国后期的军事家,按理《老子河上公章句》应该出于秦汉以前,但后人认为这本书写于汉朝。河上本近民间系统,文句简古,其流派为景龙碑本、遂州碑本与敦煌本。《老子河上公章句》把《老子》分为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故名《道德经》,并在每章的前面冠以章题,它是现存最早的《老子》注本。与此版本较近的古本还有汉代的严遵《老子指归》。后同河上本合流。

四、王弼本(通行本),出自王弼《老子注》。王弼(226一249),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金乡一带)人。魏晋玄学家。王弼的《老子注》也分为81章,但没有章题。王本属文人系统,文笔晓畅,其流派为苏辙、陆希声、吴澄诸本。唐代傅奕以王弼本为基础校定有《道德经古本篇》。王弼注本、傅奕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近代以来,在学术界王弼本较为通行。从版本来看,王弼本与河上公本区别不大,王弼本的字数多于河上公本,但多在虚词上。从注释来看,河上公的注释以修身炼气为本,王弼的注释以谈玄说虚为主,前者被道教人士推崇,后者为士大夫喜好。

《道德经》石刻,目前发现有14种。以唐太宗时虞世南校写的石刻《老子》为最古,唐中宗景龙二年( 708 )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次之。唐写本《老子》残卷,散见于各地保存的敦煌经卷中,为数颇多。其中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被大量使用,用于校正。

本文以通行本为主,参考帛书甲乙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