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安妮鲜花-花开的声音
安妮鲜花-花开的声音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468
  • 关注人气:41,5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国不出国--安妮鲜花携三位美国华人妈妈揭秘北美金字塔教育

(2012-05-07 13:58:52)
标签:

出国

教育

安妮鲜花

北美

分类: 出国不出国

                                                 图文/安妮鲜花

 

   《出国不出国--北美金字塔教育的启示》终于和大家见面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与支持出国不出国--安妮鲜花携三位美国华人妈妈揭秘北美金字塔教育。这本书不仅是我的亲历和感受,更有三位联合作者的倾力奉献。她们对美国教育的观察和体验使得大家更全面地看到北美基础教育的不同侧面。

 

福多多90年代赴美留学,获得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硕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500强医药公司任职,从事研发和技术管理. 美国教育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德智体美全方位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材。

 

 

天使爱美好1997年来美,现居美国科州丹佛市,金融职场妈妈,与美国先生育有一女,倘徉在二种不同文化之间,竭力在中西文化中寻找平衡点。喜欢美国教育的寓教于乐,孩子在欢乐中获得知识。

 

宝贝妈咪旅美博士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几所大学先后工作十几年,育有两个可爱的宝贝。随着孩子的长大,开始特别关注中美幼儿教育尤其是生活习惯培养等方面的差别。对美国教育感触最深的是: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很多博友问我,出国不出国,你到底倾向于怎样的态度?出国真的能成才?不出国难道就没出路?

 

    说实话,这个问题一言难尽。我总体的想法是,未必只有出国一条路。如何在不出国的情况下能把西方教育的精华借鉴过来,是我更关注的问题。

 

    下面就用本书的序和后记来说说我的想法吧:

 

                                    

    自从2009年开通新浪博客,记录一双儿女安妮和小宝在加拿大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就成了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博客让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爸爸妈妈们成了朋友。在孩子教育这个共同的话题下,我发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基础教育有很多共性;也发现同为北美教育体系,美国和加拿大存在的一些差异。而国内妈妈们的反馈,也让我更多体会到了中西方教育的不同。

 

    回国后,人民邮电出版社的编辑找到我,说想做《不一样的教育》这样一个选题。一听到这个选题,我心中有一亮的感觉。如果真的能把大家在国外搜集到的一手教育资料整理出来,他山之石,对中国孩子的成长将是多么有价值的事情。

 

    此间,外研社约稿的《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尚未截稿。直到2011年6月,该书出版并持续热销。但更新的问题又来了,安妮英语俱乐部论坛及近50个QQ群数以万计的家长每天提出的各种问题让我应接不暇,这本书的出版就这样又耽搁了下来。

 

    和国内家长一年多近距离的接触给了我很多启发。除了英语问题,我听到最多的就是对中国教育环境的焦虑,以及对到底要不要出国的困惑。

 

    有人说,国内教育没指望了,要想有出息还是出国吧;有人说,我在国外看到的孩子也不过平平,难道在中国就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么?有人说,中国的基础教育很扎实,国外孩子连算数都不过关,要想成才还是在中国完成基础教育才行……

 

    还有更多的妈妈一方面羡慕国外教育,但又在应试压力面前束手无策,并对此感到沮丧和愤懑。

 

    看到这些忽左忽右、无所适从的爸爸妈妈,我的内心真的有一种冲动,想把我所知道的北美教育告诉大家,并想透过我陪自己儿女所经历的一幕幕,去分析一下北美教育的好与不好。也许客观分析和借鉴之后,焦虑就会少很多。焦虑可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杀手啊!

 

    说起北美教育尤其是美国教育,有各种各样的观点。有人说它是精英教育,有人说它是公民教育,也有人说它的教育就是玩。究竟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我看北美教育,就像一座金字塔:首先,用公民教育夯实基座。我们一直说的尊重、责任、信任、关爱、公平、公民责任等方面被格外强调,服务他人、服务社区来实现自我价值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其次,总统挂帅、全民动员开展阅读活动,培养终身阅读者,提高国民素质;再次,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玩出兴趣玩出花样玩出特色,玩出创造力。教育特色被推崇,第一不被追捧。崇尚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发展个性。最后,从小开始就有多重机制选拔有特殊才能的人向精英方向培养。

 

    这种教育的结果,使想当精英的少数群体认可更多时间和金钱的付出,自身愿以加倍的努力向优秀群体靠拢;而另外大多数人则不以学业成绩论英雄,乐于按照兴趣选择生活。满足于自己的社会角色,整个社会的和谐度更高。但另一方面,因为动力方面的缺失以及过于强调自由,使得一部分孩子甘于混日子,也引发了不少青少年的社会问题。

 

    任何一种教育都不是完美的,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判断,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好教育。如何利用北美教育的优势帮助我们自己的孩子成长,甚至说,对于不能出国的孩子,如何通过对北美教育科学体系的研究和借鉴,最大限度地将现行应试教育中的不利影响剔除掉,科学地为自己的孩子规划未来,才是最值得我们探讨和思考的。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以为把孩子送到国外就能一劳永逸的方法也是完全不现实的。每个人的成长,最关键的还是家庭教育。即使是学习能力,按照国外的研究成果,也都是在学龄前就已经基本定型了的。未雨绸缪,站在大的社会环境下,尤其是大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去考虑孩子的未来,需要我们更多地了解国外教育的细节,并从中体会国外教育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有可能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基于对自己孩子未来的关注,我会一直努力地把我所见到的国外教育如实地向大家呈现出来,并希望和志同道合的爸爸妈妈们一起探讨。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本书的联合作者,来自美国的福多多、天使爱美好和宝贝妈咪。几年来,和她们从相识到相知,一路走来,帮助我提升很多。尤其是通过她们的记录,让我看到美国基础教育中体育精神、阅读推广、精英教育的更多细节。这些对于我给孩子的未来规划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她们同意把自己的博客记录集结在本书内出版,使得本书的内容更加丰满。

 

    我还要感谢安妮和小宝在加拿大的几位老师Mrs. Ruffin, Mrs. Mauro, Ms. D'aquisto, Mrs. Nielson,以及Strong Start Program和 Daycare的老师Roz,Linda,Jasmine,感谢她们对各种问题不厌其烦的解答和指导。当然,对小安妮的感谢一样不能少,是她每天提供学校生活的鲜活细节,引导我们对北美教育更深入地观察和思考。

 

    最后更要感谢的是几年来一直与我互动交流的爸爸妈妈们,你们的信息开拓了我的视野,你们的问题促使我不断思考。和大家交流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我想衷心地说一句:认识你们真好!

 

    本书集中选取的是美国、加拿大幼儿园和小学三年级以前的素材,因作者水平和视野所限,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批评指正!

 

 

                                安妮鲜花

                                              2012年2月20日

 

                                         后记

    说了国外生活这么多好和不好的事,想起有人问我的问题——说北美教育好,你为什么要带孩子回国?说北美生活不那么好,你还要回去吗?

 

    就我个人而言,感觉在国外生活这几年最大的收获是可以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不浮躁、不盲从,对家的幸福感体会得更彻底。而且,对人对事,都可以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去分析判断,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也有了和过去不一样的认识。

 

    国内国外都有好也都有不好,选择好的方面体会幸福,尽可能回避不好的方面减少对自己、对孩子的影响,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选择自己的生活。

 

    世界是在发展变化的,今天的美国、加拿大今后十年、二十年什么样,是继续强大还是逐渐走向衰落;明天的中国,是要承受经济危机的压力还是可以继续提高在世界上的地位,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一个国家的国民生活不可能脱离它的经济政治环境,更和自己在那个国家中所处的阶层紧密相连。而孩子的教育,仅仅是今后生活选择的一个途径。

 

    除了孩子,我们每个成年人都还有更多的因素影响着我们的选择,比如老人、比如工作。我最终的选择应该是权衡各方面的结果。而且,不一定是出去就不回来,回来就不出去这样极端的选择。

 

    我不希望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为了那虚无缥缈的成功而忘了路边的风景。一个不懂得欣赏风景的人即使成功也难以幸福,这样的成功也没有什么价值。如果我们能教会孩子自由和独立,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孩子自己的选择。我们也仅仅是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达成心愿而已。

 

    国内还是国外,原本并没有那么重要,适合自己、适合家庭就好。

 

    作为一个生活中的普通人,我仅仅是把自己所经历、所感受、所思考的东西记录下来,并和大家一起分享。

祝愿天下所有的孩子健康快乐,祝愿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满!

                                                                                  

安妮鲜花

         2012年2月20日 

 

    为让大家对北美教育有更多的了解,从本周开始,本博将选取20节内容进行连载。关于本书的详细介绍,可点击本博客首页左侧书的图标,查看当当网本书介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