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孩子晚半小时上学咋不行?

(2010-04-13 17:08:07)
标签:

北京

错峰

校车

上学

加拿大

                                             图文/安妮鲜花

 

 

   听说北京实行错峰上下班制了,但是和设计者的预期刚好相反,交通状况不但没有缓解反倒添堵。很多人说自己没办法按照后错半小时执行,因为要送孩子上学。

 

   要说这学生上学时间,感觉对孩子的身体影响不比作业少。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每天早上7点钟甚至更早就要起床,咱北京的小学又很少有在家门口几分钟就到的。这孩子在车里颠簸半个小时算是好的。记得我以前在北京的时候早上送女儿上幼儿园,就要自少打出40分钟的量来,其实不堵车10几分钟就到。

 

   到了加拿大感觉孩子幸福的一大原因就是早上上学的时间太舒服了。8点55开门,9点之前到校都行,8点50走就来得及。孩子每天睡到自然醒,有的时候早上醒得早,还能看会书、弹弹琴。这早上学一个小时让孩子的神经平白紧张了不少,家长也跟着辛苦。

 

   咱现在不明白的就是,总说减轻学生负担,那让孩子们多睡会觉,不好吗?睡足了好好吃顿早餐,精精神神的去学校,多好~~

 

   要说减少拥堵,还有一件事,就是借鉴国外的校车制度。为啥什么都能引进,校车就不能呢?那能把捍马弄扁的校车,咱中国孩子咋就不能享受享受呢~~ 

 

   想想一个学校几千名学生,每到上下学的时间,整个周边的道路都是一个堵。曾经接送女儿上幼儿园旁边就是一个很好的小学,那条路到了几点以后基本上就没法走了,每天至少要耗半个小时以上。如果有校车........

 

  北京孩子晚半小时上学咋不行?
  上面的图片是2006年11月,美国印第安纳首府发生一起车祸。一辆悍马车(Hummer)撞上了停在路边的一辆空校车。悍马车最初是军队用车。下面这张图片来自当时的新闻报道。据说,美国政府对校车的安全标准是参照装甲车制定的。

 

   美国的校车制度,已经引起了中国有关方面的重视。下面是一则新闻报道: 

 

 

央视评论员杨禹评国家校车标准

中国校车不可能发展成美国模式

2月20日央视《东方时空》报道了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校车安全标准的新闻,并报道了美国社会对校车安全的重视。主播张泉灵随即连线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杨禹表示,校车是保障学生安全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美国式的校车安全保障很难在中国实现,因为中美国情大不相同。我国对学生安全的保障,除了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校车,还有很多别的努力要做。

杨禹表示,美国的经验有可学的地方,也有不能简单照搬的地方。可学的是美国人对校车的重视。其实校车的存在不仅解决孩子的安全问题,也让家长们放心,甚至是社会图景当中一个和谐安定的重要标志。四川“512”地震之后不久,我到灾区一个古镇上,刚进镇口,一辆黄色的校车就从我面前悄然驶过,上面的孩子们很快乐地笑着。看到这一幕的人不仅知道这些孩子是安全的,也能够感受到,整个镇的生活秩序已经恢复了。

杨禹认为,美国的经验,又有不可能完全照搬的地方。为什么?因为美国的国情跟我们中国的国情有很大差别。美国的当代史上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当美国的校车在全国跑起来之后,美国孩子在上学路上和放学路上的安全问题,就一举彻底解决了。”在中国,能实现这样的情况吗?不可能。为什么?美国能做到这一点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老百姓居住相对比较分散,二是学校普遍采取学区制,就近上学。在这种前提下,开校车才是有效率的,是可以有组织地长期实现的。而在今天中国大多数城市和城镇当中的学校里,孩子们分两类,一类就在学校附近上学,“腿儿着”去学校就可以了,不必开校车;另一类学生则来自城市的各个方向、很多角落,开校车是很不经济的行为,所以基本上不可能实际操作。

杨禹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学生安全问题,恐怕不能仅靠发展校车来解决。很多国家还给我们提供了别的可借鉴的方式。比如说日本,小学生们不论是单独出行还是结伴出行,在任何交通路面上,他所享受到交通方面的照顾,远远多于普通的行人。还有,在我们很多学校门口,现在有大量家长开着自己的小车来接孩子。虽然自家孩子的安全得到了保证,但是让学校门口的秩序变得混乱,让其他孩子的安全受到威胁。这样的状况怎么治理,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

谈到今年7月1日起将实行的国家校车标准,杨禹表示,这样的规定,有了当然比没有好,而且是一个全国性的规定,我们应该鼓掌赞成。但在有了标准之后,我们还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保障学生安全,不能仅靠给校车上装上一个“黑匣子”就万事大吉。我们的校车能不能够今后按照这样的标准,有专门的企业来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制造?我们的校车能不能够从各个学校自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来组织,变成一种社会化的运营公司式的服务?对于校车的标准,校车的运营组织方式,能不能够有更加社会化的、法制化的监督机制,而不仅是由教育部门来进行简单地抽查?等等。相比之下,有了校车的全国标准,还只是办这件好事进程中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

 

说否定容易,这不行那不行,可是,怎么解决呢?不知道要等多少年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