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金庸告诉你糊涂反得真快乐文化 |
分类: 黄蓉的味道 |
慕容复神志清醒时是苦的,他背负太多的家国责任和担当,一生汲汲于复国,为了复国,不惜背弃友情甚至至高无上的爱情,最后差点沦落到孤家寡人的地步。即便阿碧姑娘不离不弃,细心呵护。
相反,倒是最后疯了,笔者认为是他得到了解脱甚至涅槃,毕竟对一个一辈子机关算尽的“聪明”人来说,生命中能有真正让自己静下来的时刻,什么都不想(或者不懂想),一任时间缓缓流过,那无疑是一件无比美丽的事。清人郑板桥“难得糊涂”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慕容复自负才貌,处心积虑复国,认贼作父以致众叛亲离,自作孽不可活时,他的快乐尚不及一个孩童手中的一枚糖果,而一旦他因名利而疯,每天享受那空灵而虚无的山呼“万岁”,他反而尘埃落定、无暇旁顾,此时他不快乐?
慕容复名复,虽在情感方面万劫不复,赔了夫人又折天下,但对他而言,赔了夫人赔天下,虚假繁华碾过,心中反一片纯净,这种简单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反过来说,他纵然得了天下又如何,便能得真快乐吗?恐怕非也,个中原因不言自明。
诚如一位网友所言,他与虚竹二人,本是运命的极致,一者有心栽花花不成,另一人无心插柳柳成荫,也算搭合了佛理禅意。卜卦人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于慕容而言,汲汲追求功名而不得,这固然是对莫测人生莫大的讽刺,其实作者也暗讽了权力对人的戕害。
原本,以慕容的功夫和他在江湖上的“盛名”(北乔峰南慕容),他是很有才的,他其实可以活得很有意义,但他没有,只因他迷醉于空中楼阁的权力给自己带来虚无的快感。
不管一个人多有才能,居庙堂则恩泽天下,处江湖则造福乡民,而不是卯足了劲,钻空心思往上爬,否则必然为历史所唾弃,此事古今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