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唐晓芙的原型是杨绛吗文化围城世界 |
分类: 文化 |
《围城》唐晓芙的原型争议较大,有认为是杨绛的,有认为是赵萝蕤的,也有认为是作家杂糅多个人物撰构而成,比如鲁迅的阿Q。
都有道理。
认为是杨绛的,依据是杨绛的出身、素养、颜值等都很符合唐晓芙,而且作者早期写了很多情诗给杨绛,对她的追求热烈而疯狂,对照方鸿渐对孙柔嘉的感情,不过心里有那么点感觉而已,两种感情不可同日而语。再者,作者给女神取名唐晓芙(晓夫),即了解丈夫的意思,那不是向自己深爱的妻子杨绛暗示自己对她浓烈的感情吗?
认为是赵萝蕤的佐证者认为:其一,围城的特定含义,只有对婚姻无限厌倦,才会产生围城心理;其二,唐应该是来自于钱先生记忆中的一段遗憾,一段错过的恋情,中年回忆起来,心中早就自觉不自觉地做了美化,是记忆中最珍贵最温柔安放的一个形象,比如金庸对夏梦的痴;其三,杨绛曾评价钱钟书小说,认为《百合心》比《围城》好多了,这是杨的小心眼使然;其四,传说中钱的初恋赵萝蕤钟情的是浙江上虞才子陈梦家,陈梦家年轻时欢喜写诗,是新月派的骨干,而《围城》作者显然对新诗醋意渐浓;其五,柔嘉的有心计的温柔,小心眼,犀利,控制欲,甚至相貌普通,而杨绛在生活中说话刻薄,有些文字也颇为狠毒,这一点倒与孙柔嘉有些相似,无疑摈唐晓芙而取孙柔嘉作为现实杨绛在作品中的替身。
还有一种说法,钱钟书(或者任何一个作家)创造人物,自然不会照搬,而是把观察到的甲乙丙丁诸人,综合到一个人物身上。但是,这个人物的灵魂,很可能主要地,只来自于甲乙丙丁中的某一个人。换句话说,唐晓芙原型是由杨绛、赵萝蕤等美女的形神“混血”诞生。唐晓芙是《围城》的作者唯一钟爱的女子,也是唯一一个没有被作者的讽刺利刃砍杀的人物,其他人一出场十有八九被老先生损得灰头土脸。而按照网友的分析,唐晓芙的原型是钱钟书老先生的初恋情人,只有初恋情人是最完美的,没有缺点的。
有人曾问过杨绛这个问题,杨回答,这只有老钱自己知道。没错,随着杨绛先生的离世,这恐怕会成为一桩千古悬案。事实上,笔者也无意像一切史学八卦们一样去做夸大其词的揣猜。盖棺未始一定要有定论。有时候,留历史三分精彩,三分回味,三分想象,岂不更美?
其实,如果唐的指向不是杨绛先生,她无疑是睿智的。毕竟,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有一块不轻易敞开的地儿,倘她整天纠结,死缠烂打追根刨底,也未见得就能探寻到真正答案,倒勿如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留自己心爱人“围城”天地一方小小城门,让他的心灵自由出入,对她自己,还是对钱先生,都有好处。
目前,杨绛先生已经追随钱老先生而去,我们大可不必像所有的评论家们做大而无当的推理,所有无根据的揣测都是对逝者的不尊。我们唯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某一个缱婘的午后,躺在清凉的竹椅上,静谧地品味作者笔下的围城世界,让唐晓芙们入得梦来,这就是那些温暖的文字所能带给我们的所有。
愿杨绛先生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