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春晚在亿万观众期待中“分娩”。
图片来自网络
冯小刚“掌勺”的这顿年夜“大餐”,恐怕免不了又是一番吐槽。戏里戏外,虽然冯导很努力,但槽点还是太多,比如Yif魔术有露馅嫌疑,某歌星被揭发假唱,某现场群众被“火”,某舞蹈演员疑似露点,某小品(相声)被指抄网络内涵段子汇总,植入广告太多,冯小刚被骂太频,虽“良辰”(梁、陈)却无美景等等。
但公允地说,这台晚会还是有几个亮点的。笔者认为,《万马奔腾》可以算一个,这是把舞蹈真正做成艺术的一个范本,舞蹈与肢体融会贯通,意象与意境融会贯通,依稀间我们看到了,“万匹马”真正在得得前行。这个节目,是真正在“讲故事”的好节目。
在歌曲方面,笔者首推《时间都去哪了》,这首歌有《常回家看看》的神韵,唱得实在真情流露,是在讲述咱老百姓的故事,当然也适合雅人们“阅读”,是一首值得雅俗双方共赏的歌曲。
除了《万马奔腾》、《时间都去哪了》,我看本台晚会另一个亮点无疑是《符号中国》。看《符号中国》,你读懂了央视春晚走国际路线的决心。本台晚会给人的惊喜在于,国外明星的参与度大幅提升。几个外国明星的助阵,使得2014的马年春晚成为有史以来最“国际化”的一届春晚。更加可喜的是,外国明星的助阵,不仅没有使晚会质量下降,反而有所提高,特别是《符号中国》,让人眼前一亮。当然,这得有两个必须,一是必须得有好作品的质量支撑,而不是因为外国明星的随意参与就能博得好感;二是必须得有好团队强大实力助阵,才能把每一个“符号”具化为肢体语言。还好,谢谢匈牙利舞蹈演员们的精心表演,这是一个人气直逼《千手观音》的好舞蹈节目。
至于成龙的创意武术,动作是有了,创意是有了,但疑似在开办网络速成班,在春晚越来越融入国际社会的情况下,简直是开“国际玩笑”。
我们的春晚,太需要这类真正艺术包裹的节目了,而不是“他娘”、“你妈”这样的粗俗不堪,也不是挥之不去的蔡明式“毒舌”,当然也不需要本山大叔的粗放式“摔倒”模式。
笔者承认,缺少本山的春晚的确看上去像是缺少了点什么,在缺少本山这根语言类台柱的情况下,本届春晚语言类的节目完全可以用“波澜不惊”来形容,蔡明还是蔡明,“毒舌”本色一点木变,冯巩还是冯巩,在草根与贵族之间瞎忙,除了不忘用几个潮一点的网络新词,他的作品压根没有多大生命力,至于其他的那几个,是属于跑龙套的,卖力是卖力了,却恐怕赚不得神马吆喝。换言之,在后本山时代,相声小品无精品的尴尬不会在短期内有所改变,如果你心还有期待,恐怕要等到“长发及腰”,再细分说。
此时你心里肯定在骂,你妹,你分析得都有道理,但问题的关键是,本山会老,观众越来越“刁”,莫非我们要请本山老师重新“出山”不成?
且慢,一者人本山老师已经表态“金盆洗手”、“封刀挂印”,人的健康是第一位的,咱当然不能因为图自己眼球刺激,而要人大师付出健康的代价;二者,笔者认为,这两年春晚的最大进步,应该是“去本山化”,毋庸置疑,作为以往春晚的招牌,本山大叔前中期的一些节目不乏精品,而后期他的作品一方面开始“走岔”,另一方面观众对他已经有了审美疲劳,此语境下,本山退出春晚历史舞台已经成为必然。而春晚也用三年时间试图忘记本山式“侃山”,事实证明这是对的,虽然没有了本山的舞台,少了一些笑声和快乐,却多了几分新颖和创意,也多了几分阳光和朝气。
没有谁重要到缺一不可,离了本山地球照转,如果烹调央视春晚的厨师们能够多下点苦功,在创意上多做点文章,多端出像《符号中国》、《万马奔腾》这样的好菜,相信会重新引起观众们的强烈食欲。
果或是,笔者认为这无疑是2014马年春晚的最大亮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