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西瓜地图创意很甜美济南城管杂谈 |
分类: 时评 |
瓜农要生存,市民有需求。一个小小瓜摊,对于偌大的城市而言只是一个不显眼的角落,却承载着瓜农一年的生计、市民日常生活的需求。既要方便瓜农、市民,又要避免“脏乱差”,这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这一难题该怎么破解?在山东省济南市,城管部门从2010年起连年推出“西瓜地图”,一改过去的“围追堵截”,引导瓜农有序进城。这一举措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被誉为“一个甜美的创意”。(8月4日《人民日报》)
城管小贩话题,总是聚讼纷纭,成公众谈资。从延安城管脚跺商户头,到湖南瓜农邓正加“突然死亡”……集结在城管主题上的纠葛,俨然是世态镜像的投射;在舆论场中,它也动辄切割社会和谐,激起民愤。
在此情境下,济南城管主动放下身段,探索“西瓜地图”的管理思路,无疑充溢着温情,而这样的创意,也很“甜美”。在城管和小贩纠葛不断,二者之间时而上演“全武行”的语境下,济南城管如此创意通彻人性,与前段时日见诸报端的“眼神执法”、“微笑执法”一样,倡导换位思考、弹性服务,实现权力“减量”、服务“增量”,委实值得赞许。它凝聚着管理正能量,慰籍人心。
毋庸置疑,虽然“只是一个不显眼的角落”,却也属公共空间,如果任意占用,难免造成交通拥堵、卫生脏乱等城市管理难题,但设身处地,瓜农其实活得不容易,一个小小瓜摊,往往承载全家生计,这就是瓜农和城管打游击的现实需要。而简单处罚甚至驱赶瓜农,某种意义上,等于掐断了瓜农的生活来源,自然会“冤家路窄”。
撵也不是,不撵也不是,济南城管此举被谓为“逼出来的甜美创意”。然由堵变疏,思路一变天地宽。事实证明,这一逼,逼出了个“瓜农有地儿卖瓜,百姓吃瓜方便,城管轻松自在,城市管理更顺畅”的局面。
换言之,通过诸如“西瓜地图”式的人性化管理,济南城管部门实现了自身职能华丽转身,这种服务“增量”的做法,深得瓜农的拥护和爱戴,其积极的一面是——本来看似矛盾两面的城管、瓜农,从此由“冤家路窄”变成“老朋友”。
城管管理城市的职务行为应被肯定,瓜农摆摊卖瓜的愿景和现实需要同样应该予以尊重。“西瓜地图”通达人心,这说明,城管小贩之间也可以有温情脉脉的一幕,而治愈执法匪化疮疤的药方,恰恰在于执法者的谦抑自持态度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灵活思路下的管理张力,弥合了城管、瓜农之间对等沟通的裂缝,二者信任指数上升,自动矫正了互耗的对峙格局。
“西瓜地图”管理模式的成功表明,城管、小贩间的“江湖仇怨”完全可以异化为“恩情”。只要城市管理部门敢于抛掉以往简单粗暴的“拳头法则”执法模式,且善于开拓执法思路,他们就可以赢得小贩们的尊重,从而迎来城市管理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