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铲除毒校服土壤须有壮士断腕决心

(2013-02-18 22:23:19)
标签:

毒校服事件

杂谈

校园

分类: 时评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生产的学生服含有有毒物质,其供货“浦东三四十家学校”。(2013218日《东方网》)

据上海市质监局7日通报称,近期对该市生产和销售的学生服产品质量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经检验,22批次产品中不合格6批次。其中,上海欧霞时装公司生产的一款冬季校服被检出致癌物质,目前该厂已停工,并被立案查处。

让人讶异的是,一家34次抽查不合格的校服企业,竟能在多次上“黑榜”的情况下仍然“明目张胆”地供应毒校服,实乃咄咄怪事。我们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像欧霞这样的“黑榜”企业,3年来为何没有被停业整顿,反而如此“生机勃勃”地生产出诸多怵目惊心的毒校服?是欧霞们的公关能力太强还是有关部门太“不作为”?如此大批量、且会对青少年学生造成不可逆伤害的服装,当地有关部门的“送检”为何在“新闻”曝光之前“姗姗来迟”,而曝光后效率却又如此之“高”?……

值得玩味的是,在回答为何没有加强这方面的监管时,相关部门解释说,“在选择企业方面,主要还是看需求方,谁向服装厂订货,谁来选择,并没有强制要求”,这岂不是又一桩咄咄怪事?打个比方说吧,你明明查出一家毒牛奶厂,既没有关停并转,也没有跟踪督查,当别人要去买时,你却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他要买我能怎么办?”说得通吗?

除外,当地教育部门在此次毒校服事件中恐怕也多多少少要负点失察的责任。诚如浦东某公办小学的校长所言,“夏季校服只有五六十元一套,冬季的校服不能超过150元一套。这个标准下要买到高质量的校服,确实有点捉襟见肘。”但如果以此来作为搪塞理由,则明显偷换了“质量不高”和“有毒”之间的概念。因为按照此君的说法,今后凡是不高于60元的夏装和150元的冬装均可推断为有毒服装,这是什么逻辑?毋庸讳言,这种说法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面对一个关乎青少年群体身心健康的大问题,任何的解释和托辞都是苍白无力的,我们唯一需要做也许就是反思和补救:

一是设立校服企业准入门槛。切实把好校服准入质量关,对整改多次未能过关的校服企业坚决予以取缔。

二是加强质监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对口互动,今后质监部门应根据平时抽查结果,建立校服采购企业目录,并主动向教育部门通报质量有问题的黑校服企业,以便教育部门防范于未然。

三是教育部门对“自己买”行为应统一标准,购买前应与质监部门等有关部门及时沟通,确保买到无害健康的“放心服装”。

四是质监部门等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定期“送检”,提高无良企业违法生产成本,使广大青少年穿上靓丽、朝气的学生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