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资散落遭哄抢警示啥?
(2013-02-04 10:50:37)
标签:
农民工工资散落遭抢刺痛了谁杂谈 |
分类: 时评 |
一位农民工不慎将手中的1万余元钱款撒落在地,周围的一些人见状竟哄抢起来,最终这位农民工仅捡回3700元。(东方网2月3日)
农民工工资撒落地上,路人帮忙拾捡并归还于他,本应是题中之义。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一部分路人不仅没有帮忙,反而加入了哄抢的行列。说实话,笔者在看到这个报道时,一阵悲凉不禁从心底涌起。
我们常常在感慨官场不正、商人牟利,然而也要扪心自问一下,我们自己是否已经做到足够检点?我们的一举一动是否能够成为这个社会正能量的表率?我们的品行与社会文明之间是否足够合拍?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是否都有自己的一个道德银行?……
农民工工资散落遭哄抢,部分路人在此次“行动”中形象的自我矮化,照出的不仅仅是他们的丑恶面目,更是我们社会温情的一个断面——在功利化的时代,人们被繁重的生活压力“逼”出的一种社会怪胎现象——唯钱是图,人情淡漠。
不可否认,房价高企、物价攀升,我们每个人生存的压力逐日增大。但无论怎么说,试图通过哄抢他人财物来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绝不应该是我们这些所谓的现代文明人所当为。有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反思和补救的措施:
一、加强存、取款的风险意识教育。既然是血汗钱,而且达2万多元,岂能把2万多块钱随意塞进牛仔裤后袋而不采取更严密的防范措施?因此,特别当此岁末年初之时,应该加强储户存、取款的风险意识教育,以确保他们的切身利益免遭不必要的损失。
二、提高此类违法事件的成本。在农民工半跪街头请求大家把钱还给他的情况下,大多“捡钱”的路人还是扬长而去。这些人不仅仅应该受到道德谴责(笔者想问:在你把钱塞进自己腰包的那一刻,你是否觉得自己的形象已经丢失在那个耻辱的街头?),还应受到法律惩处。事实上,很多人还处于“捡”钱不违法的法律误区,提高此类违法事件的成本,并通过这类案例进行全民教育,将有助于避免其他公民今后在这方面出现类似的“误判”,促进法治社会公民意识的尽早成熟。
三、呼吁更多的目击者“站出来”。纵观整个事件,除了于先生在不断劝阻外,其余的不是参与“捡钱”,就是选择旁观者“清”。笔者想,当时要是能有更多的“于先生”挺身而出,相信这些“捡钱”的人也不至于那么嚣张,至少可以把那位农民工的损失降到最低。
四、当地的公安部门应当有所“作为”。调取该路口的监控录像,并辅之以调查取证,坚决揪出那些顽固不化者,退还钱款,该教育教育,该拘留拘留,该立案立案,尽快还农民工一个公道。
五、当地的制度救济适时跟进。相关机构有必要想方设法为该农民工弥补损失,使其过一个温暖的新年。
目前,令人遗憾的事情已经无可避免的发生了。但是,留给我们的不应该仅仅是耻辱和痛恨,更应是补救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