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二男生暴打女教师引起的反思

(2012-12-28 15:30:51)
标签:

初二男生

暴打女教师

反思

教育

分类: 时评

26日上午,30余名学生家长来到柳州市一所初中学校,要为一名女老师讨说法。就在本月24日,这名老师在学校内遭到该校一名初二男生的疯狂殴打,现在这名老师仍躺在医院里接受治疗。(新民网 1127讯)

原来,24日下午2时许,初二男生小强与另一名男同学小陈各自拿着一杯饮料走进校门,碰到了正在校门口执勤的女老师王某。因学校有规定,学生不允许携带食品进入校园。王上前劝阻,才发生了后面的事情。

如果该报道所言属实,那么可以确定的是,小强和小陈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将王“引”向了学校的男厕所,其目的就是利用厕所堵住去路,然后对其实施暴打。显而易见,该同学并不是“临时起意”,反而更像“蓄谋已久”。

王老师一路教育、劝谏,既没有恶语侮辱,也没有殴打体罚,对两位同学的行为看来并无不当之处。不过是几句好言规劝,就残忍地以拳脚相向,打老师就像打贼,一点都不留情。为什么小强同学会有这样的暴力倾向?他到底对学校有着怎样的仇恨?还是对该女教师有着怎样莫名的不满?……

我想,对此,有些人难免又要借题发挥,指责学校的道德教育不到位了。其实,近年来,学校关于各方面的教育并不少。比如安全教育,往往学校大会小会讲,班主任班会课强调,各种知识竞赛活动也不少,还是会有一些学生对此并不感冒,形成很强的“免疫力”,安全问题照出不误。同样,大多学校在道德教育方面所花费的功夫其实是很多的,不管是语文课本中榜样人物的渗透,还是学校日常道德教育点滴,道德教育环节并不缺失。如果任何跟教育有关的问题都往教育的箩筐里装,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无疑是不公平的。

事实上,如果要说责任,近年来的影视污染应承担更多。什么黑帮老大,什么江湖义气,什么你砍我杀,什么爱来爱去……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影视中有怎样的情节,他们就能复制并粘贴到现实生活中来,说他们是被影视“带”坏的一代并不为过。

另外,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专家也应深刻反思。对小强这样的孩子,我们是否要一味地、无原则地纵容?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问题”青少年,严禁开除的条令是否有修改的必要?要不要设立专门的青少年改造基地(有别于劳改所)?是不是对应出台一部《教师保护法》?如果不,会不会造成师生之间新的不平等?

30多名家长联合替老师讨说法,归根结底其实是替自己的孩子讨说法。试想,该学生连女教师都敢打,而目前的法律及制度对此却毫无办法(根据规定,学校是无权开除学生的),且其家长又极其嚣张。今后,谁也不敢担保自己的儿女会不会发生什么问题。如果自己的孩子与小强发生争执,受一点点的皮肉之苦那也罢了,但万一……家长们会有怎样的安全焦虑可想而知。

前几年,南方某报刊的一位名记者曾发过这样的大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想,如果让那位记者与王老师或者那30多位家长置换一下情境,他此刻应该会有另外一种心境。所谓隔行如隔山,教育规矩的设定只有广大奋斗在一线的老师们最有发言权。那种只凭固有经验就对教师与教育指手画脚的人不仅无知,而且可笑。

保护未成年人,不能一方面保护了特定的对象,另一方面却又“损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更何况,对学生中的极端分子,一味地听之任之,非但不是对他们的爱护,反而是对他们的毒害。因为这会给他们一种误觉,即“犯罪”零风险。而一旦他们把这种惯性思维带到社会,那就是一种新的社会负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