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我们这个社会不缺学者和财富,缺的对社会基本道德的敬畏。黑了老余,社会的道德就有希望?并不是吧。但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看来黑他还是有这个必要的,至少再次给那些所谓的文化名人们敲响了警钟。
——老丑
有个小孩儿,写了本书,出了名;后来又抄了本书,还是那么出名。到如今听说还弄得家财万贯,进了“福布斯”。
那时候小孩子被人家告了,先是在地上打滚,死活不承认。后来小孩子哭了,说要上诉,不管赢不赢,都要告状,毕竟无作为就等于默认,所以想要找回些面子。就像是某人买西瓜,要放到耳朵边上敲两下,别人问他:“你真能听出来生熟吗?”他说:“我不能,但是我不这样别人说我是傻子!”原来是做样子而已。
哦,原来做不做样子,自己都是个傻子啊,只是有的人不知道罢了,自己却清楚的很。
他是个写文章的,但是他没有文德。自己写也就罢了,要给别人看;别人看也就罢了,还要给你钱。搞写作为了传达感情或思想,作家本身思想就有问题,还传达什么?写书又不是在跑接力,你是最后一棒,那棒子就是你的?
又有个老头儿,写了大半辈子文章,也攒了不少的积蓄;后来突然觉得好没意思,于是想当个慈善家。从储蓄罐里面倒了半天,倒出了20万的硬币,想买一个图书馆,送给孩子们。“交了”钱,但是忘开了发票,这回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喽。可是那边孩子们还在等着盼着,“爷爷,你说的读书的地方啥时候我们才能进去啊?还能不能进去了啊?!”
后来,老人家也哭了,“你们这帮强盗!”接着,又倒出来几个硬币,看样子比上回要多些,大概想以此来表示诚意吧。“嗨,就当我吃哑巴‘亏’好了,自己的东西,还得自己买回来……”
回来的路上,老人家遇见个小孩儿,小孩子偷了别人的钱包,不幸被大家逮到了。老人家很是生气,于是上前问那个小孩子:“你怎么可以偷别人的钱包呢?”
小孩儿很无辜盯着老人家说:“我没有偷!”
“那你怎么证明你没有偷呢?!”
“我真的没偷啊!那如果偏说我偷了,我也没办法。”
“你总要拿出些证据啊!”
“如果你们都不信我,那……那我……我干脆还给他好了;如果你们……你们还不信的话,那……我……干脆再给他个钱包好了!”
……
故事我就看到这里,还没看完,妈妈就不让我看了,说怕我学坏。其实原本我也不想看这个故事的。
看过之后,我很“惭愧”,毕竟自己也就向妈妈要了几千块钱给了孩子们,不像老人家那么有钱,一个硬币的面值就抵得过我的整个数字。
况且,捐了别人也不会指责我,因为别人根本不知道我捐了。
后来,听妈妈说,我们的钱背面还有数字的;她说,咱们“老百姓”的钱的背面的数字是100,而那老人家的背面没有字。
2009年7月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