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2010-11-05 16:48:14)
标签:

少儿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

家庭环境

家委员会

杂谈

分类: 父母必读

(一) 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

1. 针对性

    学校在安排指导内容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两方面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是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现实需要。只有从这两方面的实际出发,才能使指导更有针对性,从而取得理想的效果。比如在对家长进行指导时,就应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对家长进行指导。 

2. 系统性 

    对家长进行指导时,不仅要有针对性,而且应体现出有关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所谓完整性和系统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是说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知识的角度看,应该有一个系统的设计,不要因过分强调了针对性,而在指导内容上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实用主义做法,显得过于支离破碎;另一方面是说从学生的发展过程看,也应该有一个系统的安排,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都要妥善安排有针对性的指导内容,使家长在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能很好地配合学校,做好对孩子的指导与教育工作。 

3. 实用性 

    在对家长进行指导时,错误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正确观念的确立,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与此同时还应注意,不仅要帮助家长解决观念和认识上的问题,更应注重帮助家长解决一些教育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和一些比较棘手的具体问题。比如:怎样正确运用鼓励性评价,激励孩子的上进心,增强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怎样帮助孩子在遵从集体规范的同时,也能够很好地发展自己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怎样在保证孩子完成学业的同时,努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怎样正确地与孩子沟通,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怎样处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上的分歧与差异;怎样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处理好同孩子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常常是家长们在教育实践中感到困惑的,非常需要得到一些具体的指导。

4. 多样性

    对家长进行指导时,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专题讲座外,还可以通过个别访谈、班队活动、参观访问、订阅报刊、经验交流、宣传表彰等多种形式来开展指导活动。这些不同的方式对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增强或改变了家长的角色意识,丰富和增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对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还有一些学校把团体辅导活动引入到家长指导中,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比如邀请家长参加学生的谈心活动,了解孩子对父母的感受和期望,或者组织学生回顾家长对自己的眷顾和呵护,倾听家长对自己的评价与期待。通过这些活动能够使亲子关系和家庭气氛得到有效的改善,从而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 指导的内容 

1. 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受其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支配的。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应指导家长在以下几方面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的人才观;正确的发展观;正确的子女观;正确的健康观。 

2.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 

    通过指导应使家长了解,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理:1)适当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2)为孩子提供独立自主的机会是提高孩子自立能力的前提;3)与孩子平等地交往与沟通是增进相互了解、改善亲子关系的基本条件;4)增强、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是帮助孩子走向成功的秘诀。 

3. 家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教育态度;对家庭教育有关知识的了解;实现教育目标的能力;健康的人格。 

4. 家庭教育的方法与艺术 

    应通过有关知识的传授和经验的介绍,帮助家长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的教育方法和艺术: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与艺术;增强孩子自信心的方法与艺术;培养广泛兴趣爱好的方法与艺术;培养孩子健康情绪与情感的方法与艺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与艺术;提高孩子承受挫折能力的方法与艺术;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方法与艺术;培养孩子交际能力的方法与艺术。 

(三) 指导的形式 

1.    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是由学校组织的、有家长代表参加的群众性组织。其任务是收集并反映广大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学校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主要是协助学校向家长宣传上级行政部门关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要求和相关政策,收集家长对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家长委员会制定或贯彻学校关于落实此项工作的有关重要决议和工作要求。 

2. 家长会议

    家长会议是指由学校或班主任召开的、邀请家长参加的会议。家长会议包括很多不同的类型,如根据参加人数可分为全体会和代表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会议的主要目的,可分为男生家长会、女生家长会,优等生家长会、中等生家长会,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明显问题需要改进的学生家长会;根据会议的时间可分为开学初、期中、期末家长会;根据会议的内容,可分为布置工作会、征求意见会、经验交流会和小型座谈会等。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上述各种形式的会议都可以充分利用,发挥作用。 

3. 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近年来各地中小学里普遍开设的一种对家长进行指导和培训的组织形式,其主要任务是向家长系统传授教育子女的知识,交流推广成功的教子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许多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专题讲授,组织典型经验的交流。通过家长学校的指导和培训,使广大家长能够系统地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增强培养孩子良好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意识;同时,也能掌握一些培养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常用方法,对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全面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个别访谈 

    个别访谈是指教师对学生家长进行的个别访问与交谈。这种访谈多数情况下是教师在家访时到学生家里进行,但有时也可以请家长到学校里来谈。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看,这种对家长的个别访谈同传统的家访有所不同,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的目的性非常明确,通常都是围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的。对家长的个别访谈一般在两种情况下是必需的:一种情况是对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时发现,必须通过访谈深入了解该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以便从中找到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找到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另一种情况是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时,如果问题的起因涉及到家长的某些不当的教育态度与方式而必须争取家长的配合时,则必须通过访谈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帮助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态度与方式。 

5. 家庭教育咨询 

    家庭教育咨询是指由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员或取得了专业资格证书的心理辅导教师为家长提供的专业咨询和辅导。这种咨询不同于一般教师在平时的家长会上或是与家长的交谈中对家长进行的教育指导。它是通过个别咨询的方式,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向家长提供专业性的分析、诊断以及矫治方案,帮助家长解决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如厌学、逃学、考试怯场、学校恐惧等学习问题,说谎、偷窃、打架、违纪等品行问题,青春期的异性交往问题和性心理问题,逆反心理以及亲子关系问题,中、轻度的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情绪障碍,还有大量的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实践证明,通过教育咨询的方式来向家长提供指导和帮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