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成長講座嫂子教養挫折故事育儿 |
分类: 育儿@教育 |
(自認為看到本片文章就是一種幸運,不是文章寫得好,而是有絕對的教育意義!)
昨天終於等到嫂子和早教機構的老師在學校做關於親子教養的講座啦,我早早就帶著孩子一同前往,在哪裡可以了解到更廣泛的東西,雖然在家裡可以隨時問問很方便,但是都是一些發生過的事情,或者看聽到的事情,在這裡可以了解到不同年齡段的事情,也為將來做準備,因為是限定人數的入場,嫂子說只能讓我們坐在樓梯上了,我幾乎是只能聽到聲音看不都人,好心的觀眾還幫我抱孩子,我就記錄一些問題,我們沒有上過早教課,首次聽到那些老師講課,感覺很書面化,不能很直觀的學到東西,也許那些他們能做到,但家裡的人未必能做到,我看很多觀眾并不是很有興趣,很多人都說還不如可以說買一本書回去看看,等到嫂子上臺講了,主持人介紹了一下嫂子的情況,可是大家聽到嫂子是非早教專業人士就更沒興趣了,嫂子之間對此已經早有預料,也做好心理准備。当介紹到她有一個質優到稀有動物般的8歲兒子獨自在澳洲上小學時,大家的興趣就來了,嫂子用很生活化的教養方法以對話聊天的形式來講座,得到大家的喝彩!印象最深刻的是嫂子在臺上講的一個故事!當時她被問及:“爲什麽忍心讓僅僅8歲多的孩子獨自在國外學習和生活,你是怎么教出這樣出色的孩子”嫂子的回答:“在国外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一個人生活是不可能的,那是犯法的,他的伯伯和嬸嬸都在那裡,也就是他的臨時監護人,我只是用了假設的方法,沒有讓他住在伯伯家而是讓他獨自一個人寄宿在學校里,阻止親戚朋友去給予他特殊情況下的額外幫助,讓他自己去面對困難,開始他很孤獨不適應想中國的同學和家人都會打電話到家裡,接了幾通電話后,我就不再接他的電話了,自從送走他,我就經常掉眼淚,接完他的電話我都會哭,想他也會偷著哭,很想立刻飛去澳洲的想法不只一兩次,可是都忍住了,不想到碰上了流感爆發,我打電話問情況,他說已經學會了保護措施,可以保護自己,我也告訴他這是個特殊情況可以先去伯伯家住,可是他一直沒有去,7月份回來時我問他爲什麽沒去伯伯家住,他給我一個漂亮的回答:‘去大伯家每天還要坐車,接觸的人一定比在學校的多,傳染幾率也高,我覺得我可以很好的保護自己,大伯家還有兩個弟弟妹妹就不要去給他們添麻煩了。”在短短3個月他又向前跨越一大步,現在他可以驕傲的說自己獨自跟世界疫情戰鬥過了。至於我是是怎樣的教出來的,一、在育兒教養方面我不是千篇一律的,每個孩子教養都不同,經過評估找出適合的方式,我就給兩個孩子都設定了不同的教養方案。二、養育8年也不是一兩句話可以概括的,其實在這裡我很想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大家可以認真體會一下”
我有個鄰居醫生,他很喜歡在自家的大院子裡種樹。但他很少給樹苗澆水,那些樹長得很慢。
有一天,我決定去拜訪一下那個醫生,問他會不會為樹苗長不快而感到擔心。他帶著一種自豪的口氣,給我講了他的絕妙理論。他說,如果老是給樹苗澆水,樹根就會習慣於土壤淺層的舒適環境。而且總等著輕易就能得到來自地面的水。因為他不常澆水,樹確實會長得慢一些,但這樣樹根就能向土壤的深處生長,去那裡尋找水份和養料。因此,這些樹會有很深的根,更能抵抗惡劣氣候的侵襲。他還告訴我,他每天都會拍打這些樹。後來,我搬到了國外生活,就再也沒有見過他。又過了幾年,我從國外回來,去看了看先前住過的地方。當我走近那兒時,發現了一片從前沒有的小樹林。那是一個風大和嚴寒的日子,街上的許多樹都被風吹彎了腰,似乎根本無法與嚴冬抗爭。而當我走進醫生的院子時,我看到了他的樹非常結實;樹幹幾乎紋絲不動,堅強地抵禦著大風。看到這麼奇妙的結果,我思緒萬千……每晚睡覺之前,我都會去看一下我的孩子,我總是為他們祈禱,多數情況下祈求他們的生活能輕鬆一點,少受些挫折與打擊…… 我想該是改變一下我的祈求的時候了,因為我知道,孩子們日後的生活定會遇到不計其數的困難和挫折,生活中總會有疾風豪雨,不管我們情願與否。我將祈求我的孩子們能帶著深"根"成長,這樣他們就能從最最來之不易的地方得到最好的養份。給有孩子的人...... 為人父母者真是心有戚戚焉,還是想開點吧!
讓孩子學習接受挫折給他們的教育,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面對困難昂首向前的人,走到最後才能體會真正意義上的開心,也可以挺起腰板接受外界給予的夸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