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叔本华的梦
(2009-11-16 23:19:27)
标签:
记梦叔本华鲁迅华盖集杂谈 |
分类: 散文 |
细节都是真的,那些引申却是纪录时加进去的。
题签:《叔本华著作封面封底及扉页所引名言大全》。拿起翻阅,却非普通开本,而是大画
册一般,又厚又重,集录历年各种文字叔本华著作的封面封底和扉页,彩色精印,字大如蜗
牛。
学开课,欲与黑格尔一较高下,结果可想而知:堂庑辉煌,变了门可罗雀,站在讲坛俯首远
眺,诺大的教室,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待到二十和二十一世纪,叔本华的影响远远超过老黑
,就连锦衣肉食的衮衮诸公,酒足饭饱之余,也要放言一通“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骨洗髓。编者说,秘诀就在书之封面封底和扉页所选印的那些格言名言。出版商懂得经营之
道,好东西要放在显要的位置。买书的人即使忘了读,那些简短的文字总会过目一遍,一过
目,就喜欢了。不买的人,在书店和图书馆随手翻一番,也等于读了。此后广泛征引,报纸
杂志,广播电视,处处灌人耳目,甚至电影的片头,也会用大字推出。
格言的集合。不管书蠹们怎么抱怨它断章取义,多半是游戏文字,偏激的冲动之语,古已有
之,并不新颖,更深刻的是他的整个哲学体系,而非地上散落的一些枯枝败叶,等等云云,
然而确切无疑的,真正具有社会意义,改变了世界的,就是那些好听,好玩,甜蜜蜜的小玩
意儿。
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同时,更可充分领略体现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叔本华思想的变换多姿
的风采。
学的诺贝尔奖,乃在中小学课本。奖和选本是靠不住的。这后二者,既是缙绅录,又可当家
谱看。看那译文,很像出自日本人的手笔。这是醒来后唯一记得的两条之一,因为和中国有
关。
费在写这些无聊的东西中,而我所获得的,乃是我自己的灵魂的荒凉和粗糙。但是我并不惧
惮这些,也不想遮盖这些,而且实在有些爱他们了,因为这是我转辗而生活于风沙中的瘢痕
。凡有自己也觉得在风沙中转辗而生活着的,会知道这意思。
那本,还当着别人的面发豪言,半年里一定“干掉”。结果,是徒然多犯了几次困,白白扼
杀了好几个良宵。
盖集续编》和《而已集》。上面那段文字,就出自《华盖集》的题记。在《而已集》中《魏
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篇演讲中,重温了以前读过多次而没有记住的一段话:
正始名士”。但这种习惯的末流,是只会吃药,或竟假装吃药,而不会做文章。
初的文章的特色。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的精神灭后,敢于师心使气的作家也没有了。
2009年11月4日上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