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疑三探”为孩子们插上了创新、思辨的翅膀,敢说

今天走进清华世纪明德组织全国骨干教师高端培训,会议结束后与迎面过来握手的河南西峡三疑三探创始人杨文普校长相见,杨校长说:听了您的课报告,感触很深,希望中午再深度交流。对于杨校长我们神交已久,只不过每次都没有机会当面交流,西峡的三疑三探课改经验在河南,甚至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午清华世纪明德请吃饭,杨校长没有顾上吃好饭,给我深入交流了“三疑三探”,在全县推进‘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情况”,今天市领导又把杨校长调到南阳市一中,希望在市一中全面深化落实此经验。 杨校长谈到 “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三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这样,共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还可以用八个字来说明和概括,即“先疑后探,编题自练”。 第一环节:设疑自探 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形成本课的“自探提纲”并开展自主学习。 第二环节:解疑合探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初步完成本课主要学习内容。 第三环节:质疑再探 鼓励学生再次质疑,针对本节内容提出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以达到深化认知的目的。 第四环节:运用拓展 师生围绕自探提纲和学习内容,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反思归纳本节知识并进行适当评价。 听完后,我感慨到: “三疑三探”为孩子们插上了创新、思辨的翅膀,敢说、能说、会做、巧做已经成为孩子们终身受用的品质。课堂上让学生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勇于评价、不断反思的好习惯,不仅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而且拓展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我不由得产生一种敬佩之意,像杨校长一批敢于承担,敢于创新的教育改革者致敬。
后一篇:课改西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