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北京小学大兴分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张景浩

(2010-03-30 22:03:42)
标签:

访谈

教育

水穷处观风景  长胸间存浩气

              ——记北京小学大兴分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张景浩

                         方祥华  王思婷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荣枯俯仰间不过百岁,或庸庸或谨谨,能有所为而终无愧于心者,皆在于其能持抱元守一之心。作为一名教师,张景浩始终以教书育人为人生使命,在四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忘己身之利于外,存教育之志于内,坚持挑战自我开拓进取,为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一份微薄之力,也为自己的人生不断谱写着一曲曲华彩的乐章。

选择远方     风雨兼程

“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理应成为初段的教育家——既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功底,又有运用相关教育理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艺术。”从教四十载,张景浩就是秉持着这一理念,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完成了一次次的人生飞跃。

1991年7月,在教育一线摸索了21年的张景浩,主动要求到“无房、无车、无经费、无专业人员、无立项课题”的县教科所工作。在和同事们分析了县教科所的历史和现状后,他提出了“狠练内功、抓好科普、建立基地、强化服务”的兴所方略,经过9年的卧薪尝胆,张景浩和同事们一起,将这一所“五无”县教科所建设成为了北京市远郊区(县)唯一的“北京市先进教科所”,实现了他“由理论向实践的第一次飞跃。

正当教科所处于前所未有的兴盛之际,张景浩主动放弃区教科所的工作,自请长缨,到濒临倒闭的黄村一小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完成了“由理论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初到一小,张景浩就提出了“更新观念,锐意进取,上挂横联,科研兴校”的办学方略,利用自己教育科研资源上的优势,加强与市教科所、高校等科研部门的合作,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并完善了“建设学习型组织、创办研究型学校”的发展思路。经过5年的拼搏,张景浩带领黄村一小翻身一跃,成为“大兴区小学示范校”、“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

挑战自我      再攀高峰

张景浩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让黄村一小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此时的他没有丝毫稍事歇息的打算。2005年6月,年近半百的他毅然领命,入主新建的公立制学校——北京小学大兴分校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张景浩针对性地提出了“依托名校优质资源,坚持自主发展,开展探究教育,创建品牌校园”的学校发展方略。

“依托名校资源”最根本的就是要按照名校的标准打造、建设学校。在区教委大力支持下,学校先后4次向全区公开招聘优秀骨干教师,投资1000多万元对校园进行装修改建。此外,学校还坚持定期到北京小学脱产培训,定期邀请北京小学专家、领导来校“会诊”指导,在走进、融入北京小学过程中,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学习、借鉴北京小学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学校开展了富有分校特色的教育改革实践活动。结合自身的教育优势,张景浩明确提出要将“探究”作为学校的发展特色,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探究教育,通过多种活动方式,建设敢疑善思的研究型教师群体和探究型学生群体。

连续四年获“大兴区小学教育教学一等奖”、在区教学质量抽测均雄居榜首,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定为“国家级课题实验基地”……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张景浩让北京小学大兴分校在大兴地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成为名彰一方的品牌学校。

数十载浸淫,集腋成裘

在教育教学战线上奋斗了40年,张景浩不仅练就了过硬的管理才能,也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他以小学品德课教学为依托、以大量生动的教育个案研究为基础、以家庭教育研究为深化点,积极开展养成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努力探索儿童身心发展、成长规律,重点研究“问题儿童”转化的教育策略及艺术,并以自己的实践研究为基础,撰写了大量的教育论文,为实现“问题儿童”的转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年来,张景浩还潜心于家庭教育研究,无偿地为大兴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做家教讲座150余场,是大兴区唯一的家教讲师。在这一过程中,他先后写下了《给孩子留点自由的“空间”》、《妈妈我不明白》、《不妨做个“窝囊父母”》、《“巧妈拙闺女”小议》、《糊涂爸爸的糊涂理论》等多篇家教研究成果。其中许多作品被报道和出版,为所有老师提供第一手教育资料。今年,张景浩获得特级教师称号,照片及事迹被选入《北京特级教师30年》一书。

不懈的努力,终会换来丰硕的成果。自2004年以来,张景浩先后被授予“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全国优秀校长”、“北京市杰出校长”、“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北京市大兴区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北京市中小学优秀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对于这些荣誉,张景浩十分珍视,当然不在于荣誉所带来的光环,而是在于它们所体现出来的人生价值:40个春秋里,他始终无畏风雨,沿着自己的人生方向奔跑着、追寻着……而在以后的岁月里,他还将继续竞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