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完美挥洒到极致--记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汤步斌老师
(2009-05-26 21:02:29)
标签:
文章 |
将完美挥洒到极致
如果你了解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是怎样一种才智的角逐与挑战,并且了解走近国际奥数赛场所要经历的艰辛过程——过五关、斩六将,跨越从全国高中联赛到国家队的种种重门,你就会明白带出一个奥数冠军是多么地不易。可是,他却先后培育出了三名奥数冠军,因而也博得了“金牌教练”的美誉。
如果你了解高考是怎样一种体力、意志、知识的综合考量,并且了解每年参与到这条艰苦卓绝的现代长征路上的考生有多少,你就会明白培养出一个高考状元是多么地艰难。可是,他不仅培养出了湖南省的高考状元,而且还培养出了北京市的高考状元。不仅如此,2007年他所带的高三(15)班高考成绩人均达到696分,全班仅有一人没有达到清华、北大录取线。
如果你了解人大附中这所名校,并且了解人大附中享有“京城第一班”之称的第一实验班——这里藏龙卧虎,云集着各路“豪杰”,这里的学生个个实力超群,当然他们也敏锐、张扬、甚至会“炒”老师的“鱿鱼”,你就会明白做好这个班的班主任、赢得这个班学生的敬爱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可是,他们却把他当作父亲一样地敬爱,并且深情地唤他“汤爸爸”。不仅如此,就连学生的家长都对他赞誉有加,并且在博客上写文章记录他的点点滴滴。
为人师者,以上诸事,不管是做到了哪一件,都是一种巨大的成功,都足以作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载入人生史册,成为享用一生的财富和荣耀。可是,他却都做到了,而且,还在努力地做得更好。
如果,如果你还了解,他并非出自名校名门,而是毕业于一所并不知名的师专,最初任教于最底层、最普通的乡镇中学,然后一步步地从乡镇中学到县城中学、从县城中学到省城中学、从省城中学到京城中学,一路跋山涉水,最终站到了人大附中这所全国最知名的中学教育教学的最前线,你又会有怎样的感慨、感动与感想呢?
这个在三尺讲台上竞风流、不断地以超越创造奇迹的人,就是汤步斌。
恭然前行 自强不息
从一所最基层的乡镇中学走到人大附中,汤步斌用了整整二十年的时间。
这条路,他是用最恭然的心、最谦卑的姿态,踏踏实实地走出来的。
要做一名令人信服的教师,首先要博学多才、业务精湛。“过去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拥有一桶水,我看当今纵使拥有一潭水也不够,因为它是一潭‘死水’。只有像一泓流淌的清泉才行”,可是“源头活水”哪里来?这就要不断地读书学习、自我充电。汤老师自视起点低,多年来守住一份清贫与寂寞,静心地练就着一种功夫。在数学的王国遨游,题海战术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对搞数学竞赛的老师来说,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怪题和难题。那些年,汤老师常常通宵达旦地钻研难题、啃英文资料,几年下来,体重也由一百四十多斤下降到了一百一十多斤。汤老师晚上备课的时候有一个习惯,就是把手表、闹钟都统统扔到一边,这样就可以没有时间概念地忙下去。而这种忘我的投入其实是源于对事业、对学生的热爱,“有了这种深层次的爱,才会有行动上的付出。”
“处处留心皆学问”,在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汤老师不断地向书本学、向学生学、向全国知名教师学。学点理论,使自己的思维更开阔、眼光更深邃;学点专业,使自己的功底更厚实,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厚积薄发;学点现代教育技术,让多媒体为自己的教学增色添彩。凭着这样的勤学苦练,汤老师的业务功底、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逐渐成为中学教育界一位骨干教师和全国知名的数学奥赛教练。
可是,汤老师从来没有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在他的身上,有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他追求完美,凡事都要做到极致,做到无懈可击,对于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更是如此。所以,他并没有止步于眼前的风景,而是一次次地放飞着更大的理想、更美的追逐,一次次地行进着更高的攀登、更远的跋涉,一次次地拓展着生命的深度、挑战着自我的极限……
凭着踏实苦干的作风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汤步斌不断地实现着自我的超越,从而谱写下了进县城、进省城、进京城的“人生三部曲”。
做人 做事
作为人大附中第一实验班的班主任,汤步斌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做人要讲究诚信,做实实在在的人;做事要讲究精明、精致、条理清楚;做学问要讲究严谨。
中学时代是一个人成长最快、求知欲最强的时候,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实验班的学生思维活跃、成绩突出,但也有着他们的劣势:一路从鲜花和掌声中走来,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弱、唯我独尊、听不见别人的批评和意见……为了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汤老师在教育他们做人、做事上下了不少功夫——不仅要教他们做一个大写的人、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还要教他们在生活中懂得分享、宽容、理解。汤老师带实验班一段时间后,不少学生的性格都悄然发生了变化,变得懂事了。之前跟妈妈闹得很僵的男孩子,竟然也能悄悄地早起给妈妈做早餐了;之前闹着要离婚的父母,也因为孩子的种种懂事表现而重新走到了一起。
而在做学问上,汤老师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他的办公桌永远都是井井有条的,他的板书永远都是工工整整的,他的解题步骤永远是无懈可击的。为了让学生养成答题时规范书写的习惯,平时的大考小考,汤老师都把试卷一份份地折成暗格,让学生按照折痕逐行整齐书写。“等到高考时他们心中就自然有格了,因为已经养成了习惯。”实验班的学生成绩都很优秀,于他们,细节更是决定着成败。2007年高考,汤老师所带的实验班学生囊括了全北京市的四个数学满分,这与他平时严谨细致的要求是分不开的,因为只有一丁点错都没有的试卷才会得到满分。
在第一实验班的讲台前,写着八个大字——崇尚一流、追求卓越。汤老师以此来和全班同学共勉。其实在第一实验班,不少学生凭着各种学科竞赛的优异成绩获得了清华、北大的保送资格,也有一些学生轻轻松松就能考进清华、北大。对于他们,最重要的是在精神上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冲刺,从而帮助他们实现一种人生的超越。汤老师经常跟他的学生说:“考进清华、北大并不是你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你将要赶上更快的一趟列车。”追求永无止境,不安于小成者才能立远功,汤老师将他骨子里的这种精神言传身教给了他的学生。
班主任的角色有时候就像一支队伍的统帅一样,其气质、性格直接影响着一个团队的精神面貌。“做人、做事、做学问”、“崇尚一流、追求卓越”,这是第一实验班的口号,也是汤步斌所赋予这支优秀团队的气质和魂魄,更是汤步斌为这支优秀团队注入的“亮剑精神”。
教育无痕
在第一实验班的网站首页上,有着这样一段文字:
在15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班主任汤老师是我们的“爸爸”。他在我们做人、治学方面是一位严父,让我们养成正直做人、踏实求学的习惯;在生活上又是一位慈父,对同学们无微不至的关心温暖着每一颗心。
其实,要赢得第一实验班学生的敬爱是很难的。汤老师刚接手这个班时,学生们一开始并不能接受他严厉的管理和严格的要求,还产生了抵触情绪。后来,汤老师采用了“软着陆”的策略,用真诚的爱打开了学生感情的大门,使他们最终理解、接受并“爱”上了他。
在汤老师看来,爱就要了解,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等;爱就是关怀,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爱就是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要求,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
他以真爱育真情,以真情换真爱,换来了学生们那一声声亲切的“汤爸爸”。可是,对于自己的女儿和老父亲,他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愧疚。女儿上小学时,看到他把那些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带回家辅导,很是“吃醋”地说:“爸爸,你把他们当儿子对待,早晚有一天你会后悔的,难道你没有发现你的身边有一个数学天才吗?”他笑笑说:“既然是天才,那还要我教什么呀?”就这样,他一直忽略着女儿的成长,而把全部的精力都花费在了学生身上。后来,他的学生大都上了清华、北大,可是他的女儿却没有。今年春节,老父亲病重临危,虽然很想回老家呆在父亲身边多尽两天孝,但他还是默默地承受着痛苦,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带着高三的学生冲刺高考……
他崇尚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而他也以无声无息的爱,唤起了学生内心最深的感动,在他们的心田留下了最深的痕迹。
他说,他很庆幸,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找到了人大附中这样一块净土。
其实,人大附中亦何其庆幸,能拥有汤步斌这样一位用生命去诠释教育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