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已为人父的一个沉重话题——直面中年男性的健康危机1

(2009-06-19 11:38:23)
标签:

戴光强

保健

新概念

养生

健康

中年

男人

危机

分类: 新概念
 

 

已为人父的一个沉重话题

 

——直面中年男性的健康危机

 

作者/戴光强教授

 

死亡杀手盯上了中年男性

 

罗京走了,离爱他的妻子走了,离爱他的13岁的儿子走了,离喜爱他的无数观众走了。罗京先生他是那么优秀,48岁,正当事业达到顶峰之时,残忍的癌细胞吞噬了他的生命,家人悲痛至极,观众为之痛心惋惜。

 

张生瑜,被称为“药中茅台”的北京同仁堂股份董事长,同仁堂最年轻的掌门人,39岁,因突发心脏病于2008722日凌晨去世。正值事业的顶峰之时,张生瑜先生突然撒手人寰,让家人和投资者们极度悲痛。

 

59岁的相声演员侯耀文先生在家中突发心肌梗死,59岁的艺术大师陈逸飞先生因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41岁的著名演员傅彪先生因肝癌,38岁的被称为上海“新浙商”擎旗人,上海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患肠癌,他们都是在事业辉煌之时,相继病逝,令其家人和热爱他们的人悲痛欲绝。

 

正为人父的英年早逝现象已是屡见不鲜,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暴露”。“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62岁因病辞世,数学家张广厚先生50岁因病辞世,光学家蒋筑英先生43岁因病辞世,音乐家施南生先生55岁因病辞世……

 

就在不久前,一位40多岁的朋友告诉笔者,他的两位高中男同学,今年上半年相继去世,一位是脑出血,一位是肝癌,在追悼会上,看到他们的家人,上有老,下有小的,真是痛心、惋惜、同情。

 

从多方面的资料分析,近20年来,中年人的死亡率正以惊人的速度逐年上升,由于男性、女性生理、心理等等的多因素原因,中年男性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中年女性。有一组资料分析了1991~2000年北京居民人均寿命的情况,10年间,北京市婴儿死亡率下降132%,孕产妇死亡率下降147%,相比之下,中年人的死亡率却呈现增长趋势,其中35~54岁年龄组可以说是中年人当中的壮年,其死亡率上升幅度高达58.8%,令人触目惊心!

 

2004年教师节前,上海市有关部门组织了平均为48.9岁的701名男性和284名女性大中小优秀、骨干教师进行了体检。结果,有心血管意外危险的人数为469人,占47.6%;有脑血管意外危险的482人,占48.9%,心脑血管病逼近了半数中年骨干教师。

 

2000年第6期《新闻记者》杂志披露,新闻记者的健康状况令人吃惊:已死的在职记者平均年龄只有45.7岁,其中死于癌症的比例竟高达72.7%;因病住院的平均年龄为44.2岁,以心脑血管病和癌症的患病率最高,其中以中年男性为多。

 

温州一家医院对当地以中年男性为主的86名知名企业家进行了体检表明,患慢性病的较多如慢性肝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许多人更是集多种疾病于一身。

郑州一家医院于2004年曾对153名中青年优秀出租车司机(以男性为主)进行体检,发现患病率高达76%

 

现在,对中国人生命健康威胁最大的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都盯上了中年人,尤其是中年男性。癌症尤其青睐中年人,已成为中年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有人对一组脑卒中病人的年龄构成进行了分析,其中45~64岁占42%。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还有一家大医院曾对一年来收治的700多例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了分析,40多岁的急性心梗占总数的70%以上,也是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糖尿病病人多发生在中年,死亡率也在明显上升。

 

    真可谓疾病和死亡杀手盯上了中年男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