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2年难忘的《炊事班的故事》

(2009-05-04 12:35:47)
标签:

范明

娱乐

杂谈

 

  能够在军旅生活喜剧《炊事班的故事》中饰演贯穿全剧的六位主角之一“老高”,实属幸事。五月上旬,尚敬导演打电话给我,问及是否有时间来空话参演一部13集军事题材的室内喜剧,特别声明剧组经费紧张,稿酬不能按市场经济索取,与团里演员待遇一样,因为是团里工作,能否让我权衡。我当时问了两句话:1、“这个剧是你导的吗?”他说:“当然。上半年我主要忙于这个剧的筹备。”2、“我演的这个角色戏多吗?重要吗?”他说:“六个贯穿人物,戏量基本上平均,你演其中一个,山东籍老兵,叫老高。你来看剧本就明白了。”两句话问完,当时在电话里我就答应了。

  我之所以这么迅速答应,原因有二:1、我尚导以前曾合作多次,他算我的良师益友。他从不应付艺术,而是尽全力做到最好。2、空政话剧团在全军的专业团体中,艺术创作上,敢于创新、探索、独树一帜,这都是我要学习、感受的。在拍摄的日子里,条件是艰苦的,但我一直处于一种亢奋激动的状态,首先打动我的是剧本,在开机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看完了全剧的剧本,让我非常吃惊。至少四分之一都是上乘之作,我相信自己的眼力,并自诩对喜剧还是有一定研究的。至于我演的这个人物“老高”,这个人物写得还是很有意思的,在导演阐述中,对这个人物性格色彩的定位是:想当班长,好管闲事,爱小题大做,不怕得罪人,喜欢替人分析、说教,学领导的样给人做思想工作……像这类角色在我以前扮演的军人形象中很少碰到,故塑造这个人物对我来说还是有一点难度的。我所说的难是如何能演得准确到位。在开机的头几天里,由于演员之间有个相互适应的过程,因此,自我感觉不是太好。多亏导演及时启发,要我牢牢抓住这个人物的动作形象和个性特点,比如:同样一句话,在别人嘴里说出来是对的,在“老高”嘴里说出来就变味了,招人烦。这对我把握这个人物的基调很有帮助的。在找准基调,加上自己的刻苦,演起来相对得心应手了,用导演和同志们的一句玩笑话,这个人物被我演着演着成了反一号了,当然他们是鼓励我,但真的让我很感动。我还欣赏剧组这种创作氛围,大家无私地为别人出点子,像剑涛、小斌经常为我这个人物提出好的建议。他们在创造人物时的老到、喜感、准确,对喜剧的玩味,都值得我学习。  

 罗罗嗦嗦这么多,总之一句话,我庆幸自己有了这次机遇,遇到了这么多艺术知音,我要特别感谢导演尚敬,他不仅是我艺术上的良师,他也是我生活中的老大哥!

   转眼七年过去了,《炊事班的故事》拍了三部,一个男人带着我们六个男人,而不同于《六人行》的3男3女,我们是那样的默契,也形成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特别是第3部 我正在其他剧组,由于档期,导演 只能安排我中途转业,我们哥六人的感情也是难舍难分!我记得在拍到我离开的那场戏时,哪也是我离开剧组的时候,毛孩眼泪先流了出来,我们大家相拥着······在场的每一工作人员都被我们的真挚情感所感染,我很珍惜和大家相处的时光!

  在此,我祝炊事班的兄弟们,保重身体,开开心心每一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