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middle/5fe085f5hb58050536ecc&690
我的人生可谓传奇不断,经常演绎出绚丽多彩、拍案叫绝的一幕幕。有些事情连做梦都难以遇到的,却突兀地降临到面前。真的令人颇感怪异,匪夷所思。这不,又来了一桩,竟从天外飞出了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亲姥娘。她还给我连上个只闻其名、不知有亲的大哥,当代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李默然。真乃是:连天春雷闯耳进,成串浪花扑目来。
记得那是一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我们家里突然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一老一小。老的是一位穿着长棉旗袍,年纪约有50岁过头的妇女;小的这位是她的最小儿子,才刚满四周岁。妈妈把我叫到她们跟前,眼含热泪,哽咽地指着那位老人家,对我说:“这就是你的亲佬娘,那个你就管他叫小老舅吧。”当时,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是眼皮上下翻动,向他们撩了几下,然后嘿嘿地一笑,就扭头跑开了。妈妈连连喊我回来,我也装作没有听见。
接着,我就开始像个闷葫芦似的,心生疑窦,纳起闷来:我不是已经有了姥娘和舅舅嘛,怎么又跳出来个新姥娘呢?那个比我小得许多的孩子,为啥非要让我管他叫小老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这一连串的问号,我百思不解。为此事,我曾不止一次地询问过妈妈。只听她不断反复地对我说:你现在还小,不懂得大人的事,就先别问了。等你长大了,一切都会知道的。真的如妈妈所说。到了我小学毕业以后,妈妈才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原委和详情告诉了我。这时一下子茅塞顿开,帮我破解了这个多年埋在心底的谜团。
事情的端倪是这样的:我姥爷原本是凤凰城的一位名中医。我妈妈六岁那年,一位患鼠疮的年轻貌美的女子,在四处求医无效的情况下,找到了我姥爷给她看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她的病竟神奇般地好了起来。为了报答这救命之恩,她非得要以身相许,并对我姥爷说,如果不娶她,将终身不嫁,死也要死在姥爷家。那个时候,我姥爷正处于两难的处境,感到这件事处理不好,不仅会丢弃自己名声,还有可能面临人命官司,陷入极端迷惘困惑之中,茶食不进,日渐消瘦。当时,我这位亲佬娘已经洞察出其内情,对我姥爷平添了几分怜悯。她非常大度,主动去找到我姥爷的大哥,请他出面斡旋调解。这样,我这位亲姥娘卷起嫁妆,主动退避三舍,返回了娘家。
一年过后,我这位亲姥娘,经别人介绍,改嫁给了当时在家乡凤凰城驻防的东北军一位姓麻的军官。这位军官退役以后,就携带着我这位亲姥娘,回到了老家黑龙江双城县(即现在尚志县)一面坡。我姥娘在老麻家生下三男两女。这些孩子中,后来那个大女儿和她二儿子两个人,先后参加了李兆麟领导的抗日联军,都立下过赫赫战功。她的大女儿,就是当今鼎鼎有名的话剧表演艺术家、电影《甲午风云》里邓世昌扮演者李默然的亲舅妈。
因为从我妈妈这边论排次,我便管亲姥娘的这位大女儿叫二姨。这样顺情下来,我理所当然地同李默然攀上了亲缘关系。李默然也就成了我的一位不期而遇、偶然得来的大哥。多年之前,我二姨还健在的时候,在她女儿韩在芳带领下,我亲临李默然沈阳的家中晤面。俺哥俩初次相逢自然欣喜不已,天南海北、家里家外,唠得非常开心,十分惬意。此后我们彼此又不断频繁接触。每当唠起了亲姥娘那一桩桩往事,互相都感慨万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的亲姥娘改嫁后,虽然在老麻家生下了五个子女,但对她第一个亲生的骨肉,仍念念不忘。出于思女心切,一直不间断地托人打听妈妈的下落。最终得知,妈妈成婚后已经移居到丹东安家。由于急盼能够见到多年离别的女儿,她不顾腊月天的隆冬奇寒,又舍弃和全家人团圆过年,带着自己的小儿子,风尘仆仆地来到了丹东。这样,才有了上面那一幕25年后的母女相会。我清楚地记得,妈妈同我亲姥娘母女刚见面时,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抱头痛哭,久久地哽咽说不出话来。那份母女真情溢于言表。至今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清晰可见,震撼心灵。
我的亲姥娘和小老舅,在我们家住到了来年正月初六才走。在这不到半个月时间里,我妈妈领着姥娘、小老舅逛遍了丹东市区一切好玩的地方,到锦江山俯瞰全城,登鸭绿江中朝大桥观览美景,去剧院看戏……还带她和小老舅到丹东驰名的美食一条街六道口,吃上别有特色风味的日本料理“鸡素烧”(它有点像现在的涮肉火锅,不过沾料是用鸡蛋清和上等好酱油搅拌而成)。
那有限的几天,抽空我还把小老舅带到我那群小伙伴的行列里,让他和大家一起玩耍。因为他是新手又小,玩什么都跟不上趟,总是免不了哭鼻子,到妈妈面前告我的状。为了这件事,我还挨过妈妈的不少训斥。我干脆对妈妈说,再也不带他玩好了。妈妈耐心地劝我说:“人家远道而来,住不上几天,你这样对待,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啊!”我觉得妈妈这话说得挺对,也就不再和他计较什么了。现在回忆起来,也真是有点可笑。小孩子的脸嘛,就是像五月里的天似的,阴晴变化莫测,一会阳光灿烂,一会阴云密布,没个准成。
我和小老舅在一起,掐着指头算,也不过就那么短短几天,可是架却打了不少次。当他真的要离开我回家时,我打心眼里舍不得。他和我亲姥娘临走那天,我还大哭了一场,拽着他的手,说啥也不让他走。那种依依不舍之情,当时感到苦苦的,现在回味却是甜甜的。说来也怪,真的是应了那句富含哲理的话,苦甜相依,各有味道。
从我姥娘和我们在丹东一别,我和妈妈就再也没有和她见过面。据说姥娘回到老家不到半年染上了重病,撒手人寰,一去不返。不过,庆幸的是,我的这位小老舅至今还非常健康。这些年来,他每年总要到我们家来一两趟,住上一段时间。每当我们俩回忆起儿时那短暂的接触时,彼此都很开心,禁不住笑出声来,觉得还是忒有意思的。
话又回到这篇文章中间的那段插曲,就是对亲姥娘的那个外孙子、我的大哥李默然,还有几句补缀的话要说。去年他在中国戏剧家协会60年成立纪念大会上,荣膺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这个奖项,是对他一生为艺术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肯定和表彰。欣闻这件事之后,为了表达自己欣喜和对他的恭贺之情,我即兴挥笔写下了一首诗,名曰《与李默然兄同乐》。诗中云:“初入艺坛本默然,甲午风云义凛然,德艺双馨堪浩然,雄魂壮心仍依然!”
我的亲姥娘如有在天之灵,想必在九泉之下的她,得知他大外孙子李默然的显赫成就,我又作诗表示祝贺,以及我这个她在一生中,仅见过一次面的小外孙子,能够撰写此文,对她寄予无限的哀思和怀念,一定会咯咯大笑,发出由衷的幸福感叹和赞美之声。
本文的最后,我再次感谢我那双双已故的亲姥娘和二姨妈。如果没有同我亲姥娘在丹东的那次难得一见,和以后二姨妈的牵线搭桥,说啥我也不会结识当今话剧表演艺术大师李默然这个哥哥,并且把他和我的关系拉得这么近。我的亲姥娘和二姨妈啊,愿你们长眠安息,我以一颗赤诚的心,永远在怀念着你们……
备注:诗中第二句指的是李默然兄,在电影《甲午风云》中扮演的爱国将领邓世昌,率全船官兵怒撞日舰“吉野”号,所展现出那种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