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辽宁本溪夏国良
辽宁本溪夏国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17
  • 关注人气:42,9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我的小学生活特别丰富多彩,展开的是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倾目的是一篇激荡胸怀的诗文、聆听的是一首悦耳动心的欢歌。它为我的人生铺下了第一块路石、扬起了第一张风帆、吹响了第一声军号。在我几十年奋斗前行中,正是从这里迈出了坚实有力的第一步,走向四面八方,踏上万里征途,铸就了五彩缤纷的一生。

由于我随同父母长年颠沛流离地奔走,先后读过了几乎涵盖半个中国的六所小学校。它们分别是丹东汤二虎楼、徐州枯水井、南京夫子庙、天津大王庄、沈阳东站和本溪工源等一些当地比较知名的少儿学府。平均起来,在每所小学校读书的时间,最多的不到一年半,少者也仅仅只有几个月。可以说是,走马灯似地度过了小学整个求学阶段。咋看,这对学习不会有太大的好处,可是它在我身上却相当的例外。它丰富了我的阅历,扩大了我的眼界,增长了我的才干。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我人生中极为难得的幸运。

这些小学校,都是地处在自然、人文景观绝佳的城市里。厚重的历史积存、古老的民风习俗,耳濡目染,身临其境,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丹东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开始上了小学的第一堂课。汤二虎楼小学的校址,原本是汤二虎的行辕。汤二虎本名叫汤玉麟,是东北军的将领。他从多次冒死救张作霖到与之反目结仇后又和好如初;从草莽英雄变成正规军的上将司令、热河省主席。他是我国现代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个传奇人物。丹东的历史遗存很多。著名的虎山是明长城东端的起点。清末著名回族将领左宝贵,就是从丹东出发,在朝鲜汉城激战中壮烈殉职的。蜿蜒流淌、波光潋滟的鸭绿江水,穿城而过;闻名遐迩的锦江山,翘首屹立在城中。它们常年不息,记录下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兄弟情谊。我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加之班主任霍老师的启蒙指点,起步人生,接触古今,自然就长了不少见识。

徐州是我读小学的第二个地方。它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它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两汉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其中的汉墓、汉俑、汉画像石并称“汉代三绝”。两汉彩绘兵马俑,是继咸阳和西安兵马俑之后的第三批重要发现。唐代白居易,宋代苏东坡、文天祥,当代国画大师李可染和著名音乐家马可都曾在徐州任职或生活过。我在徐州枯水井小学念书时,经常利用星期假日,和小伙伴们,到当地的著名风景区云龙山等地游玩,瞻仰历史文化遗存,受到了极大的熏陶。

我在南京夫子庙小学读书时,对我一生中的影响很大。夫子庙座落在秦淮河畔,是供奉和祭祀我国古代著名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它作为古城南京秦淮名胜蜚声中外,是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游览胜地。夫子庙的建筑富有明清色彩。它以大成殿为中心,从照壁至卫山南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建筑对称配列,占地两千五百多平方米。四周围以高墙,配以门坊、角楼。除了在学校上课之外,我的闲暇时间,多半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孔子的儒家思想,开始对我心灵进行潜移默化的渗入。那时,我还买了一部线装古籍《论语》,由我父亲指点阅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成了伴随我一生的行动指南。

至于在天津大王庄、沈阳东站和本溪工源这三所小学念书,可以说各有千秋,受益匪浅。天津大王庄小学位于法国大铁桥附近。此处解放前曾是法国租借地的一部分,记录着殖民地的血泪历史。而沈阳东站小学距离清东陵不远。古树参天的东陵是努尔哈赤的陵寝。满族的兴起、发展,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实物见证。这两所学校的地理位置,使我从小就过早地窥见到我国近现代史演变的一些情况,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兴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最后落脚并毕业的本溪市工源完全小学校(即现在的东胜小学)。这里的老师对我的指点、呵护和培养,致使我一生爱国爱党爱民,始终坚定忠贞不渝的信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的班主任李振泰、大队辅导员荆英坤,他们那每个中国人要永远献身于国于党于民的谆谆教导,至今仍回荡在耳畔。我在这所学校佩戴上用烈士鲜血染成的红领巾,在鲜艳的队旗下宣誓,并成为少先队大队长。自从当上第一任大队长之后,一到开展活动时,我都领着大家唱起来那激动人心的队歌。时到今日,队歌的歌词,也能脱口而出。那铿锵有力的话语,一直激励着我前进的步伐。

在嘹亮的少先队队歌的伴随下,我顺利地走完了小学的最后阶段,并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了辽宁省重点学校本溪市第一中学。从此,我又开始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中学阶段的紧张学习生活。一个崭新的、更为艰巨的任务,挑战着我的智慧、信心和顽强。

阅读    收藏 
夏国良精品爱情诗歌十四首
 

彼岸你正在翘首,

无限深情瞭望。

我这渴求的心舟,

已拔锚飞航。

你那块七彩石,

磁性特超强。

吸引我急奔去,

踏破冲天浪。

艰难无所畏惧,

敢颠覆意外险况。

经久的思恋,

汇成冲刺力量。

爆闪的速度,

追爱互扣双臂膀。

(2) 爱情果甘甜苦涩

笑是哭的尾声,

甜与苦结缘。

真正恋歌节奏,

悲欢曲交替循环。

爱情这个奇异果,

不总那么甘甜。

有时也满口苦涩,

抑或倒牙溜酸。

老旧一样味道,

好坏岂能够分辨。

反复咀嚼对比,

才会珍惜得来蜜丸。

俩口斜睨床头枕,

怒气顿消散。

经过每次次发酵,

迎来串串更香醉晚。

(3)风筝白云恋

风筝要吻白云,

却添了心难。

望上总也够不着,

看下却有绳牵。

天下何止这一对,

有缘无情欢。

欲问亚当夏娃,

怎能挣断这根线。

(4)心口爱情的港湾

心上的那个尖口,

爱情的港湾。

停泊你的怀抱里,

是我开来的船。

激荡流淌血液,

唱响恋曲在耳畔。

甜蜜的今生,

来自这欢乐源泉。

(5)爱也得储蓄

爱追逐永远,

不在须臾。

要天长地久,

也得储蓄。

百年的婚厦,

靠情垒聚。

流沙无定居,

随风来去。

放弃了堆积,

脸落泪雨。

坍塌那时起,

痛别期许!

(6)情歌唱得星斗坠

柳林深处芳草菲,

姑娘的情歌月下飞。

句句都从心里唱,

声声恰似浓酒惹人醉。

小伙闻声奔跑来,

丢下了碗筷忘掉睡。

听罢曲曲还想听,

连连喊话要下一回。

不觉满天星斗已唱落,

东方吐白露朝晖。

(7)魂醉在梦乡

春天里百花香,

没有俺家玫瑰香。

馥香扑鼻来,

径直沁入到心房。

皎洁的月光下,

望着红脸庞。

举杯呷口花香酒,

魂醉在梦乡。

(8)今生唯独少不了你

和你在一起,

就像和太阳月亮在一起。

阳光贴身暖,

柔情洒在月光里。

看到你的笑脸,

玫瑰花绽放在心底。

握紧你的双手,

扬起风帆给足力。

今生中啥都可以少,

唯独少不了你。

有了你陪伴在左右,

金屋银舍共垒起。

(9)乘坐爱舟共渡河

喊一声俺阿妹,

我是你的哥。

咱俩乘坐爱舟,

共渡一条河。

鸳鸯前边当向导,

青蛙唱情歌。

笑脸飞出红彩霞,

互映对着乐。

(10)永久守候在你身旁

像行风守候着流云,

泥土守候着花香。

为守候彼此这份真爱,

紧守候在你的身旁。

从守候中细品味甘甜,

增添牵魂的力量。

凭借守候这坚挺羽翼,

一路高歌飞向太阳。

去追逐更加光明未来,

收获崭新的希望。

让爱情的不息涓流,

永久在心里奔淌!

(11)蓝红情缘紧连心

一段情,

千根筋,

你我紧连心。

往日里,

桃花坞,

蓝红对衣襟。

抹不去的曾经,

杏红柳绿,

依然崭新。

掏出过的真爱,

石凿水磨,

仍有烙印。

梦里梦外,

浪起涛涌,

思念未消尽;

今世今生,

云飞风追,

缘分会拉近!

(12)永久不灭的思念

相逢难别也难,

泪水流涟涟。

你是我心中的歌,

永远唱不完。

那相聚的岁月,

书写一首首诗篇。

首首都沁着血,

情意缠绵绵。

我的心炉里,

你化作一缕青烟,

飘飘渺渺,

飞向了云天。

人不在爱还在,

不舍不弃把你恋。

踏着你的脚印跟踪走,

终有一天会再相见。

(13)帅哥靓妹结情缘

我是你的情哥哥,

你是我爱妹妹。

茫茫人海遇良缘,

双双结成了对。

哥带春风化雨来,

妹送鲜鲜的金玫瑰。

哥是暖暖的床,

妹是软软被。

跟随着日月常年走,

春夏秋冬相依偎。

品尝哥我的口口香,

妹结果儿甜甜醉。

携手踏游把恋歌唱,

心头滋滋美。

这生到老要没过够,

还想接续下一回……

(14)模拟雪的情爱

雪,那个洁白,

无与伦比。

从天,飘悠而下,

亲吻大地。

她带着痴情,

奔走了千万里。

落脚归宿处,

寻找偎依。

折射灿烂阳光,

金星跳蹦起。

化成清水,

紧搂抱土泥。

漂亮容颜消逝,

未闻叹息。

全心身献给旷野,

是她追逐唯一。

人世间情爱,

都该照此模拟!

 



阅读    收藏 
(2013-06-11 19:41)
标签:

屈原赞

知多少

千古

日中

史阅



                            端午日中天
                            汨罗波潋滟
                            千古知多少
                            以节来纪念
                              
                            翻史阅至今
                            唯独是屈原
                            高风伴亮节
                            日月比灿烂
                               
                            楚国陪君前
                            压根未贪恋
                            菡萏出污泥
                            一尘却不染
                              
                            丹心系国民
                            正义满胸间
                            蘸血书离骚
                            猛烈抨弊端
                              
                            跃入清江水
                            激起浪滔天
                            浩然行壮举
                            华夏皆震撼
                              
                            龙舟传桨声
                            口尝棕香甜
                            缅怀动真情
                            期盼重再现
                              
                            举目今官员
                            有几超前范
                            净身学楷模
                            效仿咱祖先
 
 
 
 


阅读    收藏 
标签:

才会

人们

人民群众

精神世界

外科手术

http://s8/mw690/5fe085f5t7c361e8bc597&690

  
赶快拯救好灵魂
    夏国良

当今遍见骷髅,泛滥着肮脏
无数人灵魂已被金钱掏空捆绑
道义博爱奉献,遭到了蹂躏强奸
精神世界已成败北的战场

岂能容忍这种怪象发展下去
等待,就是径直走向灭亡
光靠那口枪舌剑,弹几下脑壳
一阵风说过去却依旧照样

面对非常时刻,头脑必须清醒
严重啊,这顽疾已病入膏肓
不双管齐下,教育加上外科大手术
最终无功而果,一切都算是白忙

勇敢持续出击,让声势浩浩荡荡
将拯救灵魂行动快点推向四面八方
实实在在的成果昭然于世
人民才会更加信赖高歌红太阳





阅读    收藏 
标签:

世间

闯红灯

氧气

精神

病情

 http://s16/small/5fe085f5hb70689a9965f&690    一声声健康警报频频拉响,可是拼命三郎者们,却总是充耳不闻,无动于衷;甚而有的好了疮疤忘了痛,重踏上了自毁健康的老路。

    最近,网上风传赵本山正在急三火四地忙着排练2013年春晚节目。此时此刻,脑海猛然间翻腾出他几件曾令我透出过身身冷汗的往事:2012年,由于病情突然加重,赵本山连已准备好的春晚节目,也无力参加展示,只好黯然退出,让我颇感揪心,更给亿万期待的观众带来一片扫兴。再追寻到2009年春节晚会演出小品《不差钱》时,他就因病魔缠身,咳嗽不止,在后台打完氧气后,才勉强支撑演出。后来又有一次,他急匆匆从国外跑回上海,赶拍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心脏病突发,又在死亡线上挣扎,幸亏遇到名医,抢救及时,捡回了一条活命。

    面对赵本山三次夺命危机之后,我曾以老朋友的身份,给他写过一封劝诫信。 那信中是这样写道的—— “你罹患重疴的消息,接二连三传来,我每次都那么牵挂不已,真的为你担惊受怕。你是个聪明人,心里应该明白,你这个血肉之躯不是钢铁铸成的,怎么能够经得起这样折腾?要知道,即使钢铁铸成的,也总是会氧化腐烂的。你为什么非要做拼命三郎,拿着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当儿戏?你为啥要疲于奔命,过度劳累,不给自己留点休息时间呢?你的朋友、你的搭档、你的徒弟,一个个倒下,你为什么还不汲取教训?事业是一个连续性的工程,是由多数人接力才能完成的。你为何非要执拗地学穆桂英大破天门阵那样,阵阵不拉?你刚满53周岁,作为演艺圈内之人,正是挥斥方遒的好时候,可从你面容看上去已经60有余了。你那憔悴的面容和疲惫的身子,就已经释放出健康状况日趋恶化的信号。本山啊!现在已经到了节骨眼,是该早点收敛一些,紧急刹车,别再犯傻接二连三去闯红灯啦。你应该好好重新审视以往的所作所为,摆正健康和事业的位置,增强些健康意识,做个健康、事业双赢的艺术家。”

    这封信刚发出仅仅几个月,便又获悉赵本山带着劳累身躯,依然马不停蹄地玩命备战2013春晚。不独有偶,一桩震惊国人的噩耗,此时也相伴相随,从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甲板上传出:歼15舰载机总设计师、国防航空杰出代表罗阳,由于积劳成疾,心脏猝死,永久地倒下了!赵本山和罗阳,一阳一阴,一种类型,一样教训,何其相似乃尔!展望今昔,环顾左右,如此这般的过劳者,不管是仍活在世上,或已经逝去不归的,何止赵本山、罗阳这一二个,可以说是大有人在,擢发难数。这些人精神固然可嘉,但玩忽健康与生命,却极不足取也。嗟夫!闪光一时是流星,闪光一世成恒星。何者对个人和事业更有利,应当选取哪个作为坐标,才会两全其美,当长思之深远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想借此小文,猛敲响起警钟,道出肺腑中肯劝诫之言,希冀赵本山本人能够坦然笑纳,对参加春晚演出之类的劳神费力活动,须做到三思而后行;更期盼其他仍然忘不顾身的拼命三郎者们引以为戒,别再重踏那些前行人玩忽健康与生命的覆辙,过度地积劳成疾,以致招来英年早逝,撒手人寰,命归黄泉,成为亲痛众丧的牺牲品,留下了终生难以挽回的遗憾,让世间叹息不绝!

 

阅读    收藏 
标签:

锦江区

《颜氏家训》

宋体

《弟子规》

《千字文》


 

    无情的光阴,永远抹去了我幼儿时代往昔的那一切。即使天大的力量,也无法再把我重新拉回已经逝去的甜蜜岁月。留存在脑海里的记忆碎片,经过重新拼接之后,朦胧地再现出幼儿时些许往事。虽然极少,回忆起来,也颇感新奇,回味无穷。

    我刚能记事,大约是在三周岁左右。那时,俺家位于丹东鸭绿江一号闸门旁不远的锦江区永裕街。这条街不长,南北间距离也不过一二百米,却布满了大小商舖几十家。俺家居住的那套临街门市房内,有两个对面开的房间,后面是宽敞的大院。妈妈在左边那个房间,先是开个切面店,后来改为了成衣舖。另一个房间,就是我们的卧室了。未上小学之前,我和父母就一直生活在这里。

    四岁多一点,我便走进了一所由外国传教士开办的道德会幼稚园,开始接受了学前教育。至于都学习了什么,现在记忆已经模糊了。除了唱歌、跳舞和练习些行为规范动作之类外,其它基本上也都记不清了。不过,只有一桩险事,至今镌刻在心头不忘。

    记得有一次,我在前往幼稚园的路上,发生了惨祸,险些断送了我这个幼小的生命。我走在一挂马车旁,突然那匹马张开大嘴,叼起我的右肩膀,前后左右来回摔动,在我的肩上留下几个深深的带着血迹的牙印。到了医院,大夫看到我已不省人事,告诉妈妈说,这孩子中了马牙里的毒素,不抓紧治疗,恐有生命危险。妈妈急得哭个不停,找来爸爸,他们一起哀求大夫,千方百计把我抢救过来。后来院方请来从丹麦到丹东讲学的著名外科医师,配合治疗,终于挽救了我这个濒临死亡的小生命。

    从此,我就再不去那个幼稚园了。在父亲的教授下,我开始背诵唐宋诗词、吟咏童话故事、学习立世格言,以启迪、开发、陶冶幼小心灵,初步奠立了我迈向人生的坚实基础。

    为了照顾我,妈妈还为我雇了一个名字叫聂会荣的保姆。聂阿姨待我可好了,从吃、穿、学到玩,样样都想得特别周到齐全,安排得十分细致,几乎是天衣无缝。一次,她回家去。由妈妈带我,还闹出一个笑话。我看到妈妈给别人做衣服打浆糊。我也偷偷地学起来。我在一个瓢里放进面粉和水,然后放在火红的炉口上,顷刻间瓢底下着起火来,浓烟弥漫整个屋子,吓得妈妈大叫起来。在邻居的帮助下,才迅速将火熄灭,避免了灾害发生。

    聂阿姨回来后,妈妈对她说,以后就由你来管他吧,我是管不了啦。在聂阿姨的呵护下,我长到8岁时,开始进入小学读书。她每天仍然像往常一样照顾我,早送晚接,一直为我忙个不停。十岁以后,我们全家去了关内,就和聂阿姨告别了。

    在我成长以后的几十年里,我一直在怀念着她。前两年,听说她永久地离开这个世间,我不由得眼泪夺眶而出。她待我那份永远抹不掉的记忆,成了我这一生热情顾亲结友的宝贵教材。

    告别了幼儿时代,时光又将我很快带进更加韶华的少年生活。这看起来是简单的一小步延伸,整个孩提时的生活却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面对的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正规化,更有规律性,逐渐以学习为主代替了以玩耍为主,开始懂得了人生的初步含义,自觉地向着父母和老师指引的方向拔步前行……

 

  



阅读    收藏 
(2012-03-05 12:19)
标签:

宋体

中华民族

永裕

双目失明

养育之恩

杂谈

 

    刘和刚一曲《感恩》,唱响城乡各地,道出人间真情,让人们振聋发聩,明目净心。歌声中传出“每当我抚摸着自己的良心,你都是我该用一生去报答的人。如今我常祈祷,祝福你好心的人,无论我在何地,都把你记在心”。多好的歌词、忒深的情感!

    人生活在世上,事不遂心,遇有困难, 寻求帮助,借以改变命运,是常有的事。接受他人的帮助,也极为正常。问题在于,人家施恩以后,该如何去对待:是时过境迁,便忘恩负义,还是永裕人家的恩泽,时刻铭记在心中?前者,举目皆是;后者,也绝非罕见。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支柱。古人典籍,今日现实,感恩之事灿若星河,不胜枚举,自成中华民族文明道德史上的一篇精彩华章。

    报载:有位盲人兄弟,和他的妻子一起生活了三年时间。一次外出,他的双目失明的妻子走失。他苦苦寻找了30余年才相会。那时女方已再婚。他没有半点怨恨,还向妻子深鞠一躬。他娓娓道出妻子三年对他的恩惠:洗过600多次衣服,做了900多顿饭,领他走了4000多公里路。这些平常小事,他记得那么清楚,还想着报恩。他的精神多么可嘉,实属难能可贵。

    与这位盲人兄弟相比,那些忘恩负义者,天上地下,高山低谷,相差甚远,能不觉得脸红羞愧嘛!

     请看看吧:

     有的人上调了工资,不念党和国家恩情,由于嫌少,叫骂声不绝;

     有的人不记父母养育之恩,面对老人所处困境,毫不理睬,甚至推出门外;

     有的人在校读书,得到好心人资助,不思人家惠恩,刻苦学习,却挥霍享受;

     有的人病倒在外,被人救助送往医院,不想好处,反诬人家,索取钱财。

      ……

     如此肮脏嘴脸,卑劣行径,不胜枚举,令人作呕。

    “人”字头顶蓝天,双脚踏地,中间胸怀一颗感恩的心。只知遇事求人,过后便丢弃,甚而骂之,恨之,骗之,打之。这与禽兽有何不同。用一句古话说,叫做何其相似乃尔!

 



阅读    收藏 
标签:

邮路

羊肠小道

e70

九沟

弓弯

http://s14/middle/5fe085f5h879cec03e70d&690 

 

                                      

                           群峦九沟十八弯,

                           弯里有弯弯套弯。

                           羊肠小道弯中行,

                           曲曲弯弯通到天。

 

                           山坳鸿雁老邮递,

                           春夏秋冬身在弯。

                           风雪雷电从不误,

                           足迹踏遍弯中弯。

 

                           常年肩上压重担,

                           骨瘦如柴腰弓弯。

                           石磨脚破鲜血流,

                           弯弯邮路红花艳。

 

                           面对无悔人生路,

                           喜笑颜开在戏言:

                           走的虽是弯弯路,

                           真情直达人心间。

 

 

 



 

阅读    收藏 
标签:

人财两空

翘首医院

叙事诗

大沓

暗送

杂谈

                         

                                  翘首医院刀出匣,

                           挥刃舔血胃口大。

                           化验先把患者宰,

                           有无必要全面查。

 

                           尚未手术服用药,

                           钞票用去一大沓。

                           待到进入治疗时,

                           更须金钱大把花。

 

                           不管病情是咋样,

                           进口药物必须拿。

                           大夫护士从头拜,

                           暗送红包逐层洒。

 

                           面对囊中日渐空,

                           泪水滴落扑簌下。

                           放弃治疗抱病回,

                           人财两空命断家。

 

 



 

 
阅读    收藏 

     我辗转于政界多年,亲目所见,身临实感,溜须拍马者的各种嘴脸和手法。时至今日,回忆起来,仍如痰哽喉,怒火中烧。难得一幸的是,由于中学时代,读过清代俞樾的一篇短文《高帽》,帮了自己大忙,才多长了个心眼,没有掉进陷阱里。现用如下把它翻译如下,供读者朋友们,特别是政界同人欣赏——
    喜欢当面奉承的,就叫做爱戴高帽。一位即将赴外地就职的京朝官,临走前去和他老师辞别。老师告诫他:“到外地当官不容易,务必谨慎。”学生说:“ 我准备了100顶高帽, 见人送他一顶,就不会难为我了。” 老师说:“我们是正派人,怎能这样做呢?” 学生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溜须拍马的能有几个人?” 老师听了高兴得频频点头说:“你这样说 ,是很有见地的。” 他的学生走出门后,就对人说:“我的100顶高帽,现在只剩下99个了。”
    文章中这位老师不乏有些正义感,开始对学生准备这100顶用以溜须拍马之用的高帽,颇有些非议,大加训斥。可是学生婉转地送给他一顶时,他的态度马上来个180度的大转弯,点头称赞学生“不为无见”。他这种态度前后戏剧性的变化,说明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
    竖观古今,横看现实。此类人士绝非几个。清朝乾隆年间的和珅就是一个顶级的溜须拍马的高手。我也遇见过这么一位朋友,他尚未步入政界,对朝野情况洞察得清清楚楚,看到那些胸无墨汁、能说会道的马屁精,一路升迁,愤愤不平,还少不了笑骂几句。可是,当他升迁官踞高位的时候,便忘记了过去的他,听到溜须拍马的话,竟也陶陶然。甚至还加以效仿,用同样的方法来对待上级。一次,我去他的办公室,看到他桌子上,明晃晃地摆着一本名叫《拍马屁的艺术》的书。此时此刻,我不由得感到他已染上这种政治传染病,而且病得还不轻呢。我顺便以自己的经历,告诫他这条路很危险,再往下走,面临的肯定是遭到众人唾骂,迟早会完蛋的。
    我认为,这样的政治传染病,如果蔓延起来,那就不得了。必定损党害民,坑国误政。我们对此顽疾应当重视起来,完善制度,洒扫庭除,还给党政机关一个清洁干净的环境。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