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缸亦称卷缸,是专为装画轴用的工具,比水缸要小。画缸最早见于宋代,这种缸的出现很可能与宋代社会尚文的习俗有关,从那时起至今,画缸成了书画家们的必备器物。
图为康熙时期生产的青花山水纹画缸。[美国史密斯大学艺术中心藏]此画缸造型古朴、敦厚;缸腹采用披麻皴的绘画技巧画出山水纹构成主题。整个画面构图精巧,纹饰布局井然有序。画中的山水浑然大气,山石树木层层叠障,空间开阔,层次感与穿透力极强,这是康熙披麻皴作品中最具典型的代表。
披麻皴和斧辟皴技法是根据宋元时期国画的绘画技巧于明代晚期移植以陶瓷装饰的,明末的披麻皴和斧辟皴尚处于试验阶段,因此在瓷画的画法上还不十分成熟。入清以后,尤其是在康熙时期,这两种画法的绘制水平日趋成熟,从而使这两种皴染或渲染画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成为康熙青花瓷画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披麻皴与斧辟皴在绘画技巧以及渲染方式上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是以线条勾勒为主,以中空的形式来突出其山石景致的层次;后者则是以边缘勾线,并用浓淡不同的墨色平涂来强化山石的装饰,故而有山之斧辟般的渲染效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