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西梁山分别位于芜湖市郊和和县的江边两岸,长江流经此地时江面变的狭窄,这里水流湍急,看似平静的江水中,暗流涌动,"翻花水"和"回流水"常会使不识此航道的船家在此走锚或造成翻船事故。
东西梁山隔江而立,似二虎相踞,故有二虎山之称。东西梁山远朓似天设的江中之门户,穿流不息的江水顺势而下,它们夾江对峙,形成一道长江天险,古有"天门山"说法。南朝大明七年[公元四六三年]宋孝武帝刘骏御驾至此,检阅水军操练,并曾诏博望、梁山立双阙,东西梁山因此而得名。
唐代诗人李白顺游此地时,留下了千古名篇[[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东梁山的位置处于江中最险要地段,岁月的冲涮毁去了原有的摩崖石刻;而水势相对平缓的西梁山至今还留有东晋永和三年[公元三四七年]书圣王羲之"振衣濯足"四个摩崖石刻大字,羲之的署名仍清晰可辨。东西粱山古有庙宇、亭台楼阁,屡遭战乱后现已荡然无存,所剩的仅是石刻和大量的水文石刻资料。
东西梁山由于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其中,春秋时期的"吴楚长岸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南朝建都金陵后,这里作为护都的重要门户,曾屯兵东西粱山据守。在解放战争的渡江战役中,东西梁山也成了国共两军的重要战场之一。
长江天险东西梁山,从古至今留下了许多历史和人文故事,我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能夠重新恢复它的历史原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