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托八宝纹是中国古代工艺品及建筑中常见的传统装饰图案,它与莲托杂宝在文化意义上有所不同。杂宝为贬义词,在湘楚流域通常是贬人或事而用杂宝取代,杂宝在湖南更是对某人进行贬低的代名词。
图为明代万历时期生产的青花莲托八宝纹盘。[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此盘形制规整,胎薄釉厚,釉质莹润。盘以青花莲托八宝和如意头及葵花纹构成装饰主题,整个图案构图严谨,纹饰布局疏朗、明晰,绘画笔法自然流畅,青花发色淡雅而沉稳,是万历民窑青花瓷中的精品。
莲与八宝分属于佛、道二教的象征,对于各自教派的崇拜物为何会整合在一起,其中的社会文化及历史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概言之,这与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包容和统治阶层的统治需要是紧密相连的。莲托八宝纹首次运用为陶瓷装饰始于明代成化时期,在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儒、道教在治理国家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汉代外来佛教文化的流入,使统治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又由于佛教所倡导的教义精神受到民众的普遍认同,因此才有了自唐代以来三教并立、三教合一新的统治格局及手段。莲托八宝融佛道二教的象征物为一体,不仅反映了统治阶层的治国理念,在某种意义上也反映出普通民众的精神追求,因而从成化朝开始,莲托八宝装饰就被延续了下来。
万历时期是继嘉靖之后信奉道教的繁盛阶段,崇儒尊道依然是统治阶层所坚持的信念,这种信念反映在陶瓷装饰上也就有了微妙的变化,由主画变辅画是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种转变显然其背后存有儒教的原因。纵观佛道二教的教义,其中有许多内容与传统的儒家思想不谋而合,也是国人长期以来一贯遵崇的理念,将三者合而为一,则更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也更能为民众所普遍接受。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莲托八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装饰,而是佛、儒、道三教精神的髙度浓缩与体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