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房四宝中的砚台是写字作画的必备工具,自两周以来就被文人雅士所使用。砚台的材质有铜、陶、瓷、玉、石等多种,不同时期不同人物所使用的砚台实材都十分讲究,砚台的造型也各不相同。
图为汉代生产的龟型陶砚。此砚以龟作造型,龟背壳为盖,龟身中央为砚池。整个造型形象生动逼真,龟的神态刻划细致而准确,伸首爬行的动态颇具神韵。
说到龟,人们不禁想起了民谚故事“龟兔赛跑”来,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开始了养龟。进入青铜时代后,尤其是在商代,龟壳用作刻写文字而与其他骨质文字称为“甲骨文”。龟在人们的印象中是长寿的象征,龟与鹿的组合图案亦是富含着灵寿之意。
以陶制砚从两周时起就非常流行,降及汉代,因贵金属的严重缺乏和朝廷对贵金属的垄断,导致民间文人不得以而用陶泥制砚。尽管陶砚在耐用性上不及金属砚,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拥有制作精良的陶砚仍不失为一个奢侈。
陶砚的制作从工艺上讲相对较简单,但以动物为原型制作的砚却要复杂的多。陶砚的出现为后世砚台制作提供了可借鉴之处。汉代陶砚的造型艺术讲究简约,注重以线条为主,而本文的图例就是其中最具时代风格的典型作品,表现现实中的生物题材,不但突出了它形式与内容上的美,也极大地丰富了陶砚的文化内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