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话耀州窑与柴窑的关系

(2013-05-10 18:18:02)
标签:

文化

漫话耀州窑与柴窑的关系

漫话耀州窑与柴窑的关系 (五代耀州窑刻花龙凤纹执壶,西安西大街基建工地出土)

漫话耀州窑与柴窑的关系 (五代耀州窑地层发掘出土的底刻“官”字铭文标本,耀州窑博物馆藏)
     众所周知,耀州窑是北方地区影响范围最广、窑系分布面最大的古瓷窑系之一,近三十年来,随着国内外收藏热的不断升温,有关耀州即是失传已久的柴窑之说便成了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那么,耀州窑到底是不是柴窑?二者之间又有着怎祥的关系?为什么将耀州说成是柴窑等话题,我不妨简单地讲述一下。

     耀州窑始烧于唐代,繁荣于五代及宋金,废烧于民国,时间长达千年之久。在过去的城市改造过程中,西安市内出土了一大批优质且胎薄如纸、色泽青纯洁净的青瓷标本,这些标本质量之髙、制作工艺之精湛,远超过以往的几次大规模窑址的科学发掘所获取的标本的质量,又因古文献记载的“柴窑出北地”的地域划分等原故,因而人们便很自然地将它与失传已久的柴窑联系在了一起,于是在秦川大地上刮起了一阵“柴窑风”……。

    柴窑在古文献的记载上最早见著于北宋,如欧阳修的《归田录》云:“柴氏窑色青如天,声如磬,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北宋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欧阳修的《归田录》成书于宋仁宗时代,距离五代后周柴世宗时期时间不算太长,因此,欧阳修的说法还有点靠谱。而明末文震亨的《长物志》、清代蓝浦的《景德镇陶录》和清末梁同书的《古窑器考》等文献,从时间上来说,只能认为是道听途说,因而难免有以讹传讹之嫌。

   所谓柴窑,是指五代后周显德初年(954年)由世宗柴荣御批设立的瓷窑,由于窑址至今未找到,世间亦无能够确证的物证标本而自宋时以来一直是个待解之谜。根据“柴窑出北地”的地域划分,其窑址位置应当在陕西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因而人们将耀州窑比作柴窑也就不难理解了。其次,耀州窑发掘出土的刻有“官”铭的标本提取自五代地层,天青色的釉面也使人们将它与柴窑釉色的描绘相一致,结合西安市基建工地出土的实物相比较,由此认定耀州窑是柴窑之说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见图例)

    柴窑在失传千余年后又被提及,甚至网上一些人拿出所谓的“柴窑”器物来大肆宣扬,其实质是为了推销自已的物品,无论从理论上和实物上都严重缺乏科学根据,对于柴窑问题,我曾在博客中写过《柴窑之争》一篇小文,其中简单地谈及了个人的观点与认识。在看了许多有关柴窑的炒作文章后,忍不住又写此拙作来重申自已的观点:1、柴窑是个有记载而无实物印证的古瓷窑,大凡柴窑之论都是纸上谈兵;2、柴窑是否就是耀州窑并不能仅以出土官铭而定性,理由是在五代时耀州确有岁贡的文献记载,从古代御用贡瓷看,刻官铭也并不意味着就是专指御用瓷,更何况汝、官等御用瓷窑中也并未有官字铭文;3、耀州髙档青瓷应当视为岁贡之器,与真正意义上的柴窑是否有着必然的联系尚待进一步地科学发掘与研究来最终确定。因此,从科学、严谨的角度出发,笔者以为现在以感情用事来随意认定某窑就是柴窑的“结论”,下的还为时尚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