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龙泉窑炉)

(南宋龙泉窑炉)

(北宋早期定窑炉)
香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其用途也是多种多样的。中国人使用香炉的历史最早可逅溯到商周时期,至唐代时,由于当时的盛唐气象和中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促进了人们对香炉的一种偏爱之情。在习惯上人们认为香炉最大的功能莫过于是敬佛或是祭祖的一种礼器。其实香炉也是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在读书时点燃一柱清香,于是便有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美妙意境。灵性的香炉赋予人们更多的生命灵性,它穿越时光隧道,追逐并领略博大深远的历史文化。
香炉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与南北朝时西方佛教文化的流入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西方佛教文化在进入中国后不久,便与本土的传统文化相融,并逐渐改变了自已的本来面目,佛道儒三位一体形成了华夏文明的主流。其中佛教的独立地位连同它深入人心的精神文化影响也随之扩大,因此,作为祭祀礼器的香炉也被普遍的使用。
古人文人将焚香与煮茶、插花、挂画并列为“四艺”,并且成为了文人雅士的重要生活内容,先民们虔诚地点香祈福,借以给人带来慰籍,因而它的意义自然也就非同寻常了。
香炉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与中国人的文化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人在对香炉的文化情结上,似乎有着超越时代与文化背景的特殊情感,当一个民族进入髙度成憝、处在最旺盛的阶段时,蓬勃的朝气与高度自信,就越发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形式去表达、去寄托、去渲泄内心的亢奋的精神与情绪,而香炉恰恰正是适合人们心理需求最好的使用工具和表达方式。由此不难看出香炉文化在整个华夏文明进程中所起到的历史作用以及国人对香炉文化情结上感情交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