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柳叶瓶是指瓶的造型型如柳叶而得名,柳叶瓶始烧于康熙,此后历代均有烧制。作为陈设瓷,柳叶瓶绝大多数都是以单色釉为主,乾隆之后才偶见青花或青花釉里红。在清代单色釉柳叶瓶中,唯雍正的单色釉最值得称颂的。
图为雍正御窑厂生产的淡黄釉柳叶瓶。此瓶型制规整,瓶体修长娟秀,胎薄釉厚,制作精细。其娇美之形态,恬静淡雅的釉色,都集中体现了雍正御窑瓷器大气、含蓄的艺术风格。(北京故宫藏)
淡黄釉又称“蛋黄釉”或“西洋黄”,因其色如鸡蛋黄而取名。雍正十三年(1735年)督陶官唐英撰写的《陶成记事》中将这种黄色称之为“西洋黄”。过去由北京大学已故权奎山教授为总领队的在对景德镇御窑厂的考古发掘中,发掘出了色窑遗迹。(注:色窑为专业术语)色窑,顾名思义即指专烧单色釉的窑炉,其窑炉炉体明显小于其他窑,窑炉的结构也与其他窑有所不同,特殊的结构为保障单色釉瓷的烧制成功率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色窑的设立,一个独特的现象是:依据釉色的不同而分别设置,小巧的窑室决定了色窑装烧的窑室空间,因而,凡御用单色釉皆以小件为多。(如图:通髙14.6公分,口径3.3公分,底径1.7公分)
雍正单色釉瓷除了其他色釉外,淡黄釉是它创烧的特殊品种,小巧别雅的造型配以浅淡的釉色,颇显俊美典雅。由于雍正单色釉瓷烧制技术精湛,艺术气氛浓,从而成了各阶层藏家所热捧的对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