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光异彩

(2013-02-24 18:02:22)
标签:

文化

流光异彩
      雍正朝瓷中的珐琅彩、粉彩、青花及单色釉瓷是这一时期独具特色的产品,这一点是得到大家充分肯定的。然而在该朝丰富多样的陶瓷品种中,窑变釉瓷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于窑变釉瓷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审美情调过于狭隘所致。

     图为雍正时生产的紫地窑变釉水洗。该洗形制规整、古朴庄重。通体施紫红色釉,釉上呈现出类似于礼花和雪花状的窑变斑纹。整个器表的色彩反映了似节日礼花绽放时的美丽、动人的情景。

     所谓窑变釉是指匠师们利用釉药中含有的各种有机矿物质,在严格控调窑温的过程中,使瓷器釉面产生各种绚丽多彩的艺术图案的一种烧瓷技术手段。窑变釉的形成最早始于唐代,其中河南鲁山窑唐代花瓷是其杰出的代表。宋代是中国陶瓷飞速发展的大繁荣时代,全国各地瓷窑产品受此影响而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髙和审美观念的加强,又因当时饮茶习俗的盛行,这些都为窑变瓷的衍生与发展提供了机遇。因此、以宋代钧窑、建窑、吉州窑等为主的瓷窑中生产的窑变釉瓷一度极盛全国并且走向了世界。

     雍正窑变釉瓷的研制成功,是该朝对中国陶瓷发展史作出的杰出贡献。在宋末终止烧造窑变釉瓷后,恢复窑变釉瓷的生产,成为了延续中国陶瓷文化的一项主要任务。一代君王雍正对此极其重视,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很髙的雍正帝对窑变釉瓷的造型设计、色彩装饰等要求极髙,常常参与设计与审稿,君主的直接过问,对于雍正朝窑变釉瓷的生产,显然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窑变釉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体现中国文化精髓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必然产物。窑变釉瓷的釉面装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由中国式的抽象化向实用、具体化转变的过程。异彩纷呈的色彩、各式神似的形象化表现的艺术语言为窑变釉瓷增强了它生命的活力,在美学、史学、科技学等诸多学科上为探究古陶瓷为中国传统文化所起的历史作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休闲时光
后一篇:风花雪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