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年杀医案”的意义,有木有?

(2012-03-31 17:00:00)
标签:

医生

医生职业

医大一院

医大一院杀人

药家鑫激情杀人

90后暴打老人

分类: 癫言呓语

那个17岁的少年因一时性起造成一死三伤,定性为“激情杀人”不是“医患纠纷”似乎把复杂的案件简单化一些了,然而看到关于这个案件的后续调查,却让人感到心里越发发凉。

李某家住内蒙,家境不好,2年6次往返治病,他“觉得自己很辛苦,医生不理解他”。事实上,他的就医过程的确很辛苦,可为什么不能在当地就医?导致患者百里千里异地就医的问题在哪?

李某认为医生上次让他吃药两个月再来复诊,可“这次来了又说不行”,他主观认为吃两个月要就应该好了,所以是“医生不理我”,心生不满。这是他个人的推测,可却用推测作为杀人的根据。其实,这不光是一个孩子的无知,就连成年人也经常这样“推测”或者“猜疑”他的就医过程,人心浮躁、主观臆断是社会的通病吗?

由于某些个例被广泛宣传、扩大宣传甚至恶意宣传,患者还没进医院门就已经认定:要被医生宰,因此医生说的每句话都被认为是欺骗,医生就是为了骗钱。亲们,学成医生需要苦读五年、八年、甚至十一年,而医学的更新几乎年年有,医生学成之后还要继续学学学,患者却把自己听不懂的专业知识都归结为“欺骗”!给亲们一句忠告:有研究认为,依从性好的患者就医成功率高,依从性差的患者疗效越是不佳。劝您一句:您要看病就好好看,您要信不着医生您就挺着别看,何苦给自己找不自在呐?再说,病人不信医生信媒体,要不您找媒体看病?

现在的医院人满为患,门诊流量一天几千,病房超员百分之几百,其实累的是医生,苦的是患者,挣钱的是医院。医院当然得急着挣钱,不挣钱怎么盖楼?不盖楼怎么挣钱?根儿还得问:是谁把医院推向市场的?市场讲的不就是钱吗?

李某是90后。注:本人对90后绝无任何成见,这只是年轻人的符号。这一代人有个性但缺乏历练,有激情但没用对地方,同类的还有激情药家鑫、90后暴打老人等。为了中国的未来和社会的未来哪个阶层应该以此事为鉴,重视重视这“激情杀人”背后的深远影响,救救孩子?

李某的激情让人悲哀:只是这样的理由就有如此的激情,他今天不杀人以后也得杀人。更悲哀的是王浩、他的一家人、三位伤者,他们之前甚至不知道李某是谁?与自己何干?大好前程毁于一个无知小儿,却又有人围观叫好。这究竟是李某的悲哀,还是王浩的悲哀,还是围观者的悲哀,还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