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器具简述(图文)
| 分类: 爱博物馆 |
中国的古代器具,尤其是青铜器,真是多种多样,美轮美奂。那些器具优美的曲线,令人着迷的花纹,真是让人百看不厌。上次在安阳殷墟有关于古代器具的介绍,觉得很有意思,现在把它们总结一下哈……
尊(zun):古代酒器。青铜制器侈口鼓腹,高圈足作圆形或方形。也有作鸮(xiao)形,形制较多。用以盛酒。尊,也泛称一切酒器,如“尊彝”。
彝(yi):古代盛酒器。青铜制。器身有高有矮,方形或长形,带盖。“彝”也称“尊彝”,古代青铜器中礼器的通称。
斝(jia):古代温酒器。青铜制。形状如爵而较大,园口有鋬(pan)和三足。
觚(gu):古代饮酒器。青铜制器。大致相当于后世的酒杯。长身、侈口、细腰、圈足,口和底部均为喇叭形。
瓿(pou):古代盛水或盛酒器。青铜制或石制。敛口深圆腹、圈足。
爵(jue):古代饮酒和温酒器。青铜制,或陶制。常见形制为深腹,有流、柱、鋬和三足。
罍(lei):古代盛酒或盛水器。青铜制或石制。作方形或圆形,肩两侧有两耳,有盖,通常在一侧下部也有耳。
缶(fou):古代盛酒或水的器具。青铜制,小口大腹方形。
盉(he):古代酒具。青铜制。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或以为兼可温酒。形状多样,一般是圆口深腹、有盖,前有流、后有鋬、下有三足。另有一种为封口盉。
卣(you):古代盛酒器。青铜制。有提梁,小口有盖。细长颈,深腹圈足。
觥(gong):古代盛酒或饮酒器。青铜制。短流和鋬,扁长体或扁圆体,圈足或四足,盖为带角兽头形。有的呈兽形。
斗(dou):古代舀水酒器。青铜制。斗孔有方形或圆形,斗柄作扁平长条形。
鼎(ding):古代炊具。多用青铜制成。长方四足或圆形三足,口上有两耳。
甑(zen):古代蒸食物炊器。青铜制。圆盆形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置于鬲(ge)或鼎(ding)等器具上,蒸食物之用。
簋(gui):古代盛食物的器皿。青铜制或玉制,圆腹、侈口、圈足。口有两耳或无耳。
豆(dou):古代盛肉酱类的器具。石制。器浅如盘,下有圈足。
甗(yan):古代蒸食物的器具。青铜制。形制有圆形或方形,有上下两部分,或为合体或为分体。上体用于盛食物称甗,下体用于盛水加热称鬲,中间带有孔的箅(bi)用来通气。
盂(yu):古代盛水和饭的器皿。青铜制或石制。侈口、深腹、圈足,有附耳。石制的器形较小,有盖。
盘(pa):古代盥(guan)器。青铜制。圆形浅腹。盥用匜(yi)浇水洗手,以盘承接。
钺(yue):古代兵器或刑具。青铜制。圆刃,形如大斧,权利的象征。
戈(ge):古代的主要兵器。青铜制。横刀,安装长柲(bi),柲即戈柄,持之可横击,钩援。又有玉戈,多为利益用具或明器。
矛(mao):古代兵器。青铜制或玉制。安以木质长柄。可直刺玉制或铜玉合制者,多为一张用具或明器。
镞(zu):即箭头。青铜制或骨制。铜制的有双翼型,骨制的有三菱或近圆柱形。
琮(cong):古玉器名。方形。中有圆孔,亦有长筒形。《周礼》“以黄琮礼地”。
璧(bi):古玉器名。平圆形,正中有孔。礼器,《周礼》:“以苍璧礼天”。
匜(yi):古代盥洗时浇水的用具。形椭长,前有注水的流,后有鋬,有的带盖,有四足、三足或无足。
匕(bi):古代取食器。玉制或骨制。形如今之汤勺。匕头椭圆形,柄有长有短,且柄头上多装饰有花纹。
锛(ben):古代砍削木料用的用具。青铜制。体成单斜面或双斜面。
凿(zao):凿孔或挖槽用的工具。青铜制。体细长,上宽下窄,刃部略呈弧形,直鋬,使用时借助锤子一类工具锤击。
纺轮(fanglun):古代纺纱捻线的原始工具。玉制。为纺锤上的小轮,圆形中心有孔,如插入直杆即成纺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