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教育圈QQ群家长讲座:家长如何更好地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行为和性格

(2011-06-20 10:03:40)
标签:

维尼老师

幼儿教育

小学生

qq群

调节

情绪

行为

性格

育儿

分类: 育儿博文

幼儿教育圈QQ群家长讲座:家长如何更好地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行为和性格

 

主讲人:心理咨询师维尼          时间:6月17日 15:00

主讲地点:新浪少儿教育-小学生QQ群(6386474) 

记录人:谷栎妈

 

简单介绍:

做咨询时,家长们谈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时,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想控制,却控制不住。比如和孩子在一起容易着急,对孩子发火,忍不住批评打骂、唠叨,考得不好就很郁闷......

 

那么怎么调节好这些行为和情绪呢?

 

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维尼给大家提供他的建议(会议15:00正式开始)

  

心理咨询师维尼  14:59:44

感谢豆豆爸给了我一个与大家交流的机会,今天我准备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谈谈家长如何更好地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行为和性格》

 

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一位爸爸,女儿上小学一年级。经常有妈妈错以为我是个妈妈,所以澄清一下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的研究和实践有二十年的历史了。我心理咨询采用的主要方法是以“认知疗法”为主要方法的综合性心理调节方法我现在主要把这个方法用于普通人的自我调节我今年在新浪开始写博文,对育儿的理念以及情绪、行为、性格的改变方法进行总结讨论。欢迎各位访问,请斧正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hcg0628

 

现在开始今天下午的交流
我中间会请大家回答几个问题,请踊跃回答

 
1.   一个常见的难题


做咨询时,家长们谈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时,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想控制,却控制不住。比如和孩子在一起容易着急,对孩子发火,忍不住批评打骂、唠叨,考得不好就很郁闷......有时候反思一下,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就是控制不住,于是哀叹一声本性难移,下次“如此好戏”照常上演。    例如,一位妈妈说:样啥都要比别的娃娃好,才愉快。告诉她这个有较大的问题,心态不平和,对孩子影响不好。家长说:自己知道,但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住。

 

现场提问一下,各位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可以发言一分钟

 

湖北开心果一 15:03:51

面对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似乎只有克制?而大声吼似乎没用

 

海口飞虫妈一年 15:04:11

虽然知道没有用,但是自己无法控制啊

河北翰妈三年级 15:04:12

有过,不过现在比以前有改进

 

心理咨询师维尼 15:04:16

看来很普遍啊

发言结束,我接着说,

也有很多家长一直说:道理都明白,就是行动跟不上

 

蔡真妮和尹老师的书都看了的,为什么对她们的理念和做法除了高度认同以外自己做的时候好像就背道而驰了呢?原因在哪里?那么,应该如何调适这些不恰当的情绪和行为呢?如何能够"道理好像明白,也能做到"呢?一般人想到的是靠意志力控制,俗称“忍住”,这种方法是必要的,但是实践证明常常失败.那到底有没有稳定有效的方法呢?

 

发言半分钟:请问你们觉得意志力会一直有效吗?

 

海烨子妈一年 15:06:21

不会,爆发出来会更严重

银川宝妈一年级 15:06:23

修炼深的人会有效

银川乐乐妈一级 15:06:26

有时会失效

湖北开心果一 15:06:30

孩子听不进去,该怎么办?

湖北开心果一 15:06:45

有的话要连续说五六遍甚至七八遍, 她才能听到

 

心理咨询师维尼 15:06:48

发言结束。

今天我主要介绍认知疗法,用于家长自己的情绪行为的调节,会结合一些例子 
孩子的问题以后再说,我有篇博文:如何和孩子讲道理——对孩子应用认知疗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7932370100on2y.html 

可以以后自己看看

 

 2.介绍认知疗法


心理咨询师维尼 15:08:38 
在详细将认知疗法的理论之前,我先讲一下自己的一次体会。其中包含了认知疗法的一些理论,包括自动思维——习惯性思维,自动出现的思维,它是你发火、打骂孩子的认知基础。因为没有先讲理论,可能有些难懂。但我相信诸位的能力


常对孩子发火怎么改变,我先“现身说法”

我在大家眼里是个好爸爸,实际上呢......  确实也是个好爸爸。

但这个爸爸也有不怎么样的时候  。 那天晚上就差点发飙!想知道吗?可以发言十秒

山西千千一年级( 15:10:18 
想.
银川宝妈一年级 15:10:22 
忍无可忍

 

一、一场小危机

 

湖北开心果一 15:10:34

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维尼 15:10:43 
晚上,还没吃晚饭,孩子妈妈要找一幅工作场景照,单位催着交,电脑里却怎么也找不着。
我去帮忙,孩子也过来凑热闹。结果一搜索,出来两千多幅图片,就一屏一屏地看。孩子忽然看到了一些图片很感兴趣,提议仔细看看。我着急找照片,就和她商量找完再看,她同意了。结果用什么方式搜索都找不到,就让孩子自己去看图片了。

 

而她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刚才的图片,就着急起来。我只好再去帮忙,但不清楚孩子要找什么图片,她一着急也说不明白,再加上她有点饿了困了(此时一般容易情绪化),所以她急得要哭,还怪我当时不让她看。

 

不知诸位此时会怎样?可以发言二十秒

 

山东甜妈一年级 15:11:59

有点火了  

山东甜妈一年级 15:12:06

继续找

山东-鑫冉-1年级 15:12:07

如果是我,我会直接不让找了

 

心理咨询师维尼 15:12:27

看我的

我心里本来就有点小烦躁,被她这“莫名其妙”地一哭,瞬间就有些烦,差点发个小飙,有个想法、冲动:吆喝她一声,把她镇住别哭。

事后分析,这个想法在烦躁的情绪驱动(发泄了情绪会缓解、舒服)下自动出现,这就是传说中的“不合理的自动思维”。

 

好在我情绪自控还可以(毕竟是二级心理咨询师啊),停,先忍耐住,再马上去理解她的心理:

她这是困了饿了(生理基础),所以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容易情绪化(据我观察,这是规律

看起来好像“无理取闹”,但从她的角度看,“埋怨我”也有一定道理(宽容的基础是理解)

 

而且也不能要求一年级的孩子什么时候都通情达理啊(不要高标准、严要求,这大人也做不到.
请诸位猜一下:如果我这样想,我还会烦,会发飙吗?
可以发言半分钟

山东-鑫冉-1年级 15:14:32 
不会
山东甜妈一年级 15:14:35 
有效果
广西彬彬一年级 15:14:35 
亏你那时能克制得住,还可以想这么多。
山东-鑫冉-1年级 15:14:37 
但是控制不住
山东甜妈一年级 15:14:48 
换位思考
新加坡种子四年 15:14:59 
还会烦

广西彬彬一年级 15:15:00

我也是会控制不住的,更不用说还得想

山东甜妈一年级 15:15:01

火上来时,哪想那么多

 

心理咨询师维尼 15:15:45

我习惯于这么想,所以几秒钟就想好了。可能还在于平常的积累吧

这样想,我的烦躁也就大都消除了,不需要忍耐也不会对她吆喝了

静下心来给她找,一会儿就找到了。一场差点“发飙”的小危机安然化解。

 

海口飞虫妈一年15:16:44

静下心来谈话,孩子说,“我就要”,“我偏不”,怎么办啊

 

二、分析一下这个自动思维 

 

心理咨询师维尼 15:17:34

“吆喝她一声,把她镇住别哭”,恐怕有此(或类似的)自动思维的家长大有人在。

请问你们有吗?


如果你也有此类自动思维,也很可能去训斥(打骂)孩子(什么样的认知就可能导致什么样的行为)。
这类思维合理吗?冷静地想自然是不合理的。但为什么没去纠正呢?


山东-鑫冉-1年级 15:18:24 
后怕了
山东甜妈一年级 15:18:29 
自责

浙江驰锐二年级 15:18:33

我发的却都是莫名的无名火,对孩子的有时候的“不可理喻”我大多能容忍

 

心理咨询师维尼15:18:43

接着说:因为如果不仔细分析,你也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因为它是习惯性地、自动地出现的)。

 

但是如果你不有意识地纠正,它就在那里,不管,就不增不减,下次照样会训斥孩子。

这类思维合理吗?冷静地想自然是不合理的。但为什么没去纠正呢?
这个思维从哪里来的?来源不一定,也不需要追寻。。但为什么很多家长还在用,


除了习惯化的因素之外,还因为这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可以让孩子很快老实(直接、简单,可操作性很强),
但是其副作用也很大,这不需要我赘述了。

山东甜妈一年级 15:19:49 
知道是错误的,可还是这样去做


心理咨询师维尼 15:19:59 
请问对我说这个自动化思维、习惯性思维理解吗?发言半分钟


山东-鑫冉-1年级 15:20:15 
超理解
山东甜妈一年级 15:20:16 
是习惯性的
山东-鑫冉-1年级 15:20:25 
就是不好去做


心理咨询师维尼 15:20:38 
真是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妈妈们啊

 

三、怎么办?

 

方法一:忍耐

 

心理咨询师维尼15:21:15

忍耐是需要的,它就像一个防水坝,火气来了,想发作的时候,先挡一挡

但是它的功能也是有限的:我想家长们也想忍耐,但经常会有忍不住的时候。

 

山东甜妈一年级 15:21:33

对。

 

心理咨询师维尼15:21:36

即使是情绪自控力很好的我,偶尔有了火气或想发作的冲动,对自己的行为也是不容易控制得好的。

请问诸位能忍耐好吗?可以发言

 

山东-鑫冉-1年级15:22:05

相当的难

 

方法二:改变自动思维,形成新的自动思维

 

心理咨询师维尼15:22:38

我为什么做得要好一些,被博友称为好爸爸?我的方法是让自己火气少一些,或者没有发作的冲动。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见《道德经》),

 

火气不大,自控自然容易啊(很简单的道理)。

要做到这一点,要改变自动思维,形成新的自动思维。

不要只是忍!

 

实我上面举的例子就是一个改变自动思维的过程,当我想发作的时候,或以后反省的时候,我试着去理解孩子,就会宽容;有了多次经验之后,理解孩子就会成为习惯性(自动)思维,自然就不大会发火了。

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好爸爸好妈妈也是这样炼成的。

 

但是如果你不做这样的功课,不去改变它:

“自动思维”就在那里,不管,就不增不减。下次发火的好戏照样重演

 

大家觉得忍耐好,还是改变自己的想法好。可以发言一分钟,大胆说。

 

银川宝妈一年级15:26:50

改变自己的想法,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浙江驰锐二年级15:27:15

我能忍,也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但有时候还是会发火哪

 

湖北开心果一15:27:04

请问维尼老师:孩子太爱看电视,该怎么办?每天商量好时间,也是忍不住想在限制外的时间看~~

 

心理咨询师维尼15:28:41

有时可以用对他更有吸引力的事吸引他,如陪他玩儿....此时再和他商量

 

3. 初识认知疗法

 

心理咨询师维尼15:29:54

认知疗法简单来讲,就是你的情绪和行为是由你的认知决定的,所以想改变情绪和行为,要改变认知。

好理解吗?可以发言半分钟

 

山东甜妈一年级15:30:19

可以理解

山西千千一年级15:30:28

对自己的认知.。

 

心理咨询师维尼15:30:48

套用一下父子关系的词语,介绍一下认知疗法中最最经典的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孩子的事件;B是指老爸在遇到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认知,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指老爸产生的情绪和行为。

 

譬如:孩子没有按老爸的要求吃饭(A),老爸很生气(C);孩子考试没考好(A),老爸训斥他(C)。

换做老妈也可以,不是性别歧视啊 
这很常见吧


湖北开心果一 15:31:44 
明白


心理咨询师维尼 15:31:49 
出个判断题:老爸的情绪行为(C)是直接由孩子的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YES OR NO ?)


山东甜妈一年级  15:32:02 
Y

云南 翔妈一年15:32:30

NO

沪快乐嘟嘟一年15:32:37

是B引起的,错误的认知导致的~

山东甜妈一年级15:32:39

是老爸的认知

 

心理咨询师维尼 15:32:52 
出乎我所料啊......
都这么聪明...
 
我原来猜,,80%以上会选择YES的。
一般人会认为是A引起了C

 
但是天才的ABC理论(抱歉,我实在是太欣赏这一理论,以至于语无伦次了)告诉我们,
孩子的事件A只是引起老爸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间接原因,而老爸的认知B才是引起C的直接的原因。正如你们理解得那样.....

 

4.举两个例子

 

用ABC理论解释一下吃饭事件:同样是孩子没有按照老爸要求吃饭(A),

心理咨询师维尼 15:36:04 
如果老爸有这样的认知B(想法1):孩子怎么吃有他的自由,现在吃得不多,饿了会自然会多吃。诸位看官,试想如果有这样的认知,老爸自然会  ,而不会很生气(C)。 
是这样吗?


山东-鑫冉-1年级 15:36:26 

 
心理咨询师维尼 15:36:39 
而如果你的认知B(想法2)是这样:臭小子,老子辛辛苦苦为你准备了饭,你居然不好好吃!那引起的恐怕不仅是生气(C)而且是火冒三丈了。  
请问:是这样的吗


江苏成成一年级 15:36:54 

 
沪快乐嘟嘟一年15:37:05 
是的,但是这样的认知很难纠正哦~


心理咨询师维尼 15:37:21 
所以面对同样的事件,在不同的认知下,会引起完全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可以说一念之间,孩子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待遇

考试不好的事件也是如此,
老爸如果想(想法1):“考不好有偶然因素,没关系。这说明我应当改进教育方法,只要我用心,孩子一定会有进步”。那老爸绝对是淡定的,孩子也是悠然的。


沪快乐嘟嘟一年15:37:46 
我确实是那样想的~为什么不尊重我的劳动~而且臭习惯养成了以后多难改~


心理咨询师维尼 15:38:01 
对吧?


湖北开心果一 15:38:10 
相当对
江苏成成一年级 15:38:13 
是的


山东-鑫冉-1年级15:38:20 
可是维尼老师,一次这样,如果经常这样是不是就不会再很好的控制和理解了呢


心理咨询师维尼 15:38:25 
但是如果老爸这样想(想法2):告诉你多少遍不能马虎,一点儿都不听话,看我怎么收拾你!  那可怜的孩子只能迎接狂风暴雨的洗礼了。

浙江驰锐二年级 15:38:28 
呵呵,这个我倒能站在孩子的角度


沪快乐嘟嘟一年15:38:53 
怎样改变认知呢?

 

心理咨询师维尼15:39:36

可是维尼老师,一次这样,如果经常这样是不是就不会再很好的控制和理解了呢

-------心是淡定的,但是考试之后要好好去找原因,改进方法

 

5. 你选择什么样的认知?

 

心理咨询师维尼15:40:18

也许在两个事件中你现在都选择第二种想法,但是第一种想法:这个,可以有!而且,必须有!

第一种是一种合理的认知,自己淡定,对孩子也好。第二种想法是不合理认知(心理专业术语),让自己抓狂,更让孩子受到“摧残”。

 

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想法的自由。如果你觉得不需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如果你觉得做一个威风凛凛的家长很爽,如果你懒得去改变自己,如果你不去顾及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你不管孩子的长远发展。那请便,完全可以选择第二种想法。

 

浙江驰锐二年级15:41:27

我抓狂的往往是他的习惯

 

山东甜妈一年级15:41:27

要改变

 

江苏成成一年级15:41:33

老师,如何改变自己的认知呢?我很想改啊

 

山东-鑫冉-1年级15:41:45

总是暴风雨后出现后悔,这就是我还是很想改正自己的吧

 

心理咨询师维尼15:41:51

接着讲:请听下文。。。。。

会见分晓

 

6.识别你的认知

 

心理咨询师维尼15:42:16

也许有的家长说了,我每次想也没想就发火了,你说的事件和情绪行为之间的认知,我怎么没有觉察啊?

有这个疑问吗?可以发言,大胆说

 

山东-鑫冉-1年级15:42:40

心理咨询师维尼15:42:46

有也是正常的

 

沪快乐嘟嘟一年15:42:54

嗯,就是应该认识到了正确的认知,但是却不会使用的时候,事后后悔呀~肠子都悔青了~

 

心理咨询师维尼15:42:59

让我用专业术语来解释一下:

人的认知思维分为:理性思维、自动化思维(习惯性思维)和核心信念

一般来讲,你可以觉察到的认知、想法就是理性思维,也就是通常说的你在考虑、思考时产生的认知和想法。

 

动化思维就是你已经形成习惯,在某种情况下自动出现的认知和想法。

你生气了、发火了,这种情绪和行为背后通常可以找到自动化思维。

 

是B引起C没错,只不过你意识不到B的存在,因为它自动、习惯性地出现

这其实一点儿也不神秘。试想人如果什么都要重新考虑一下,还不累死

 

枫叶红了15:44:34

那该如何

 

心理咨询师维尼 15:44:47

所以如果在类似的情境下多次或经过思考,或出于直觉反应得出的都是同一认知,那么这种认知的出现就形成了习惯,以后相似情境下就会自动出现,以至于你几乎觉察不到它的存在

 

这是人进化形成的一种机能。
核心信念就是你教育孩子的最核心的理念。比如我的核心信念是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
 
有的老妈的信念是:严格要求、挫折教育才是对孩子好;
有的老爸的核心信念是:孩子必须处处优秀;

 

有的家长的信念是:孩子应该听话,我做的都是为孩子好,所以做什么都是对的

请问:你的核心教育信念是什么?可以发言一分钟

 

上善若水  15:48:58

独立,快乐

 

沪快乐嘟嘟一年  15:48:57

但是现实却做不到~总是受外在的干扰,受升学呀

 

海口飞虫妈一年  15:49:14

想孩子优秀没有错吧

 

心理咨询师维尼15:49:54

希望孩子优秀些没错,但能不能达到要顺其自然

 

浙江驰锐二年级15:50:01

孩子快乐和健康就好但是有时候也希望他优秀哦

 

心理咨询师维尼 15:50:45

这些核心信念都会被“贯彻落实”到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形成相应的自动化思维,生根发芽!每一个自动化思维就固化为情绪和行为的习惯。

 

所以,核心信念是非常重要的,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核心信念。当然,每个人有自己选择的自由。但是我从心理健康、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讲,推荐“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给孩子自由”的核心信念。这是我所坚持的,是蔡真妮老师提倡的,也是尹建莉老师所倡导的。核心信念不改,想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如同缘木求鱼,不亦难乎!

 

海口飞虫妈一年15:51:04

不能吧,孩子本性都是贪玩好耍,如果我顺其自然了孩子也就放野了啊

 

心理咨询师维尼15:51:22

努力+顺其自然

努力之后,对结果顺其自然

 

但是,读了两位老师的书之后,很多家长已经基本接受了“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给孩子自由”的核心信念,但是道理明白了,还是做不到,这是为什么呢?

 

我看今天很多家长的核心思维也很好,但为什么到了具体事情就不行了呢?

为什么呢?

 

山东甜妈一年级15:53:21

行动的矮子

心理咨询师维尼15:53:26

请发言.....

海口飞虫妈一年 15:53:28

知易行难

沪快乐嘟嘟一年 15:53:31

意志薄弱~没有坚持自己的信念~

 

心理咨询师维尼15:53:40

很多情况下,正是自动化思维的存在,在不知不觉中就导致了你不愿意看到的情绪和行为。而你一般不知道它的存在的,所以通常你不会去改变它。

 

即使你读了尹老师、蔡真妮的书,好像也接受合理的核心信念,由于你已经形成的自动化思维大部分不会自动改变,相应的情绪和行为“涛声依旧”。好像也接受合理的核心信念,由于你已经形成的自动化思维大部分不会自动改变,相应的情绪和行为“涛声依旧”。理解这个道理是很重要的,知道自动化思维是怎么形成的,那改变它的道理也是同样的。

 

假设一个情景(孩子吃饭),如果你以前的自动化思维是想法2,现在经过思考后形成了合理认知(想法1),你每次都选择这个合理认知,几次之后就形成了新的自动化思维。那你就不会生气了,而且完全不需要忍住(没有生气,忍什么啊!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博文,叫读尹老师的书不能只注重学习术,而忘了学习道。还要加一句,不能只学习理论,还要下功夫思考在各个方面如何运用,去改变自动化思维。这个不必专业训练,自己经常反思,主动养成新的自动思维就可以了

 

7、我的建议

 

(一)多读一读蔡、尹两位老师的书和博客,(也可以读我的博客)反思一下自己的核心思维。

(二)如果认同了这样的教育思想,先就自己对某一种事件所产生的情绪和行为进行反思:自己的自动化思维里哪些是与合理的核心思维相矛盾的,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合理信念。

 

几次反复以后,合理的信念就形成了新的自动化思维,至此,对这种事件对应的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的调适工作“小功告成”!若是这种反思能够坚持一段时间下来,在许多情景下都会形成新的合理信念,就大功告成了

 

觉得我的方法可行吗?可以发言半分钟

 

江苏成成一年级15:59:25

可行

山东-鑫冉-1年级15:59:26

实用

 

心理咨询师维尼16:00:29

这个方法我觉得不是那么容易的,你们觉得呢?

 

山东甜妈一年级16:00:34

当然了

 

心理咨询师维尼16:00:43

我的方法运用起来并不轻松,需要坚持,需要毅力,但是确实有效。如果你想轻轻松松改变自己,教育好孩子,抱歉,我让你失望了。但是如果你愿意付出努力,那恭喜你,找到正道了!

 

认知疗法不仅可以改变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情绪和行为,而且可以用于改变其他许多方面的情绪和行为。如果很多方面都改变了,相信性格也就改变了。我在这方面有亲身的体会,魔力真是很大啊。

 

深圳可儿一年级16:02:56

心态一定要乐观哈,多想想自己小的时候,多站在宝贝的立场去思考问题

 

8、举个例子

 

心理咨询师维尼16:03:26

家长对孩子最容易生气的事是孩子不听自己的招呼,不听话。比如:让他写作业磨磨蹭蹭,一股无名火涌上心头,大声吆喝,训斥,甚至揍他才能解心头之狠

 

山东-鑫冉-1年级 16:03:38

心理咨询师维尼16:03:38

请问你是这样吗?

 

深圳可儿一年级16:03:48

嘻嘻,有时会这样

 

心理咨询师维尼16:03:50

分析一下,如果你很火了,那压制很难,必须发泄,所以后来的行为就是自然地。所以根本之道是能做到心态平和。

 

深圳可儿一年级16:04:01

不过很多时候就会想我小的时候比她差多了

 

心理咨询师维尼16:04:05

如何平和?要事后反思一下,改变一下自己的认知

 

首先说核心思维,这里的核心思维就是孩子应当听家长的话,这个大家可以自己思考一下是否很合适,是否可以换一个更合理的认知。

 

我个人认为:孩子不是天生就该听话,不是士兵,不必做到令行禁止,他也有自己的节奏,不一定和自己同步。

请问:大家认同吗?

 

沪快乐嘟嘟一年16:04:45

同意~

 

心理咨询师维尼16:05:17

然后再分析自动化思维,此时的自动思维可能是:让你写作业,为什么这么磨蹭?

 

镇江稼稼五年级16:05:29

是呀

 

心理咨询师维尼16:05:32

此时想一下,他磨蹭是有很多原因的,这些需要慢慢研究方法加以解决,可能需要一个过程逐渐解决,

 

如此一想就会平和多了。每次遇到此情形都如此想,再配合以养成孩子好习惯的方法,就会养成新的自动化思维,发火会越来越少了

 

再啰嗦一下:

 我的方法运用起来并不轻松,需要坚持,需要毅力,但是确实有效。如果你想轻轻松松改变自己,教育好孩子,抱歉,我让你失望了。但是如果你愿意付出努力,那恭喜你,找到正道了!

 

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一直在说:道理都明白,就是行动跟不上。蔡真妮和尹老师的书都看了的,为什么对她们的理念和做法除了高度认同自己就再也没有更多的进步,原因在哪里?

 

沈阳美雪娜二年16:07:22

当孩子不专心时,我就容易发火呀

 

心理咨询师维尼16:07:39

你的《认知疗法》的博文读下来心里总算亮了起来,这就是我们选择了合理认知,却没有形成新的自动化思维

 

银川宝妈一年级16:07:41

尹建莉老师就是这样说的

 

心理咨询师维尼16:09:10

我的博文:谈谈家长何调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认知疗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7932370100oq42.html

 

我从认知疗法中受益颇多,可以说,没有认知疗法,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望好妈妈好爸爸们细细体会,可以用于孩子的教育,也可以用于自身的成长、性格的改变。

 

我后来本来准备了三个例子,用于改变性格的两篇,一个妈妈的体会一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79323701017fj0.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7932370100pihe.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7932370100pua0.html

 

下面可以进入讨论环节了

 

问题1:

跟孩子谈话时,孩子说我就要,我就不,我偏不怎么办

孩子比较犟,怎么办?

 

看看这篇博文:
学做自己孩子的心理咨询师(之二)-----无条件积极关注,象神奇的魔术一样改变孩子的性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7932370100o99l.html

 

就是解决怎么改变孩子犟的问题

 

简单说来,就是对孩子无条件关注,和她商量,让她做决定,孩子说我就要,我就不,我偏不,这可能是因为你自己不和她商量,所以她学习了你,所以要商量,引导他做你希望的决定。不是直接由他随便决定

 

问题2:

孩子老是注意力不集中,心思没在学习上怎么办?

 

新乡洋洋三年级16:22:08

态度不认真

 

海口飞虫妈一年 16:18:51 
孩子有点油盐不进呢,还是得反思自己啊


心理咨询师维尼 16:18:57 
所以要商量,引导他做你希望的决定。

 
不是直接由他随便决定

不是纵容孩子,而是尊重他的意见。孩子其实能独立自主做决定,他会考虑后果的。

 

问题3

专注力差  做作业磨叽

 

心理咨询师维尼16:25:24

理解孩子,从孩子学会专心写作业谈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7932370100o99j.html

孩子其实是可以专心的,只是有具体的原因,才不专心

 

问题4

心理咨询师维尼我小孩总喜欢咬手指甲,咋办好呢

 

沈阳美雪娜二年16:29:42

心理咨询师维尼我小孩总喜欢咬手指甲和嘴唇,咋办好呢

 

心理咨询师维尼16:31:24

咬指甲这篇博文说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7932370100oy5g.html

其中的问题9

 

问题5

您好,老师:请问我孩子一遇到陌生人,就浑身不自在,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维尼16:34:03

这个需要带孩子多去接触其他孩子,逐渐接触其他陌生人 

接触多了就会好些

 

问题6

我小孩总是对自己没信心:

 

这可能来自于家长过高的要求,以及给他的肯定鼓励较少有关

 

问题7

我还问下,我家孩子我管她,她都不听

 

心理咨询师维尼16:39:30

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博文看看。我的建议是:多听她的,凡事和她商量。

 

如何和孩子讲道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7932370100on2y.html

  

问题8

还有,请问老师,我家孩子不喜欢穿新衣服,总感觉害羞,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维尼 16:40:54

可能还要多锻炼孩子,与别人多接触,让他体悟到没什么。。。

如果大家有问题可以发邮件给我

hcg0628@163.com 

给所有需要我帮助的家长的一个建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7932370100pxoa.html

 

感谢维尼老师的精彩讲座,感谢豆爸提供好这么一个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