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速降糖一场空 上门推销多提防

(2009-05-19 17:21:27)
标签:

杂谈

分类: 食品保健

主持人:家住通州区的李女士,就是七年前在一次体检的时候,发现自己得了糖尿病。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至今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只能控制饮食、按时吃药、还得控制情绪,不过,前不久李女士听说了一种药,据说能快速降血糖,李女士自己还试用了一下,竟然三天就见效了,真有这么灵的降糖药吗?

 

李女士是七八年前查出得了糖尿病,胰岛素也打了一年多了。有一天有一位名叫童磊的推销人员推销给李女士一种药,说是吃这药能停胰岛素。李女士原本抱着怀疑的态度,可免费试吃了三天以后,推销人员再给上门一量,血糖真的降了两个数值,她说:“合着没吃的时候9.2,吃完了还剩7.2,下降了俩。嘿我挺高兴的,我说这回我三天就下去俩,我说那我买了。”这下,李女士可是确信不疑了,马上花1440块钱买了3大包的药。

   

主持人:李女士说,自从吃上这药,每个星期,那位推销员都会定期上门儿给李女士测量血糖。而且每次量,血糖值都有所下降,眼看着就快要降到标准值6.1了。李女士可高兴坏了,正巧前几天,小区楼下的药店也给免费测血糖,李女士很得意的跟着测了一下,本想跟邻居们显摆显摆,可没想到,这家药店的测量结果却让李女士惊呆了。

 

李女士说:“他那回好像是早上7点多钟给我量的, 量完之后没告诉他说, 我就上下头药店量去了,他(推销人员)说是8.6, 一到药店量13.6,差5个! 我就急了。”李女士一下子惊呆了!莫非,是推销人员在测量仪上做了手脚?李女士就给那个推销员打电话:“你这可不成啊, 你家里给我量8.6 ,到医院给我量13.6,我说这差5个,也不能差这么悬殊啊。我说不行你给我退药吧。他说不成, 过两天我再给你量去。” 

可是,从那以后,非但没再见着推销人员上门,就连打电话都不接了。李女士又想起来,推销人员曾经给过自己一张名片,上面有厂家在西城的一个销售点的电话。李女士又打了过去。电话打通后,那边说压根就没有童磊这个人,那这药到底是不是象童磊说的,能降血糖呢?

记者按照电话中所说的地址,来到了位于东城区安定门附近的一家药店。可是对方说他们早就不再卖了,而且这其实是保健品,根本不是药。为了进一步查证,记者又找到了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徐华锋。徐副秘书长说:“你们所拿的这个产品,是一个普通食品,普通食品是不能推销有保健食品功效的。也更不可能有药品的疗效,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食品。”

原来,这根本连保健品都算不上,只是普通食品,当然也就不可能起到降糖的效果了。在这盒子的包装上,有一个防伪标志,刮开以后,记者发现了一个查验真伪的电话。我们又电话采访了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最后证实李女士买的是哈尔滨必丽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的系列健康产品

 

主持人:原来,李女士买的根本就不是保健品,更不是药品,而是食品,当然,作为食品来说,它是正规产品,只不过被别有用心的推销员利用了来骗钱。徐秘书长还教了我们一个分辨的方法,一般保健品的外包装都会有一个“蓝帽子”标识,标识下边有有国食健字第几号,或者是卫食健字第几号,表示这是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审批的;而药品的话,肯定会有国药准字第几号。而李女士买的这种商品,只有食品的批准文号。您可要看清楚这些标识再购买。食品和保健品只有辅助效果,并不能单独用来治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