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Annaliza晓辰老师
Annaliza晓辰老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357
  • 关注人气: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吾家少年初長成

(2017-03-19 01:43:53)
标签:

杂谈

分类: 育兒心理
吾家少年初長成吾家少年初長成

中一下學期開學而來,小張同學還不在狀態,過去兩星期各種亂七八糟,實在能以「沒有最差,只有更差」以及「鑊鑊新鮮鑊鑊金」形容。

於是昨晚我兩位學生深夜離開之後,我與他「促膝長談」,開始前我先講明:開學以來他經常扮夢遊,我晚晚習慣等天光了,我習慣了晚上好精神,同你慢慢講。」

有個心理諮詢師/治療師的媽媽,每當到這地步,小張就知道這個「招魂儀式」不得不好好面對,非到他真的無法自我調節,我也不會出手。小張很習慣我以諮詢師的提問問題引導他思考釐清自己想法,這些時候我也會看他氣場變化,大部分時候氣場還是蠻好的,代表他本身渴望向好,也願意開放接受改變,問題也容易解決。

他各種行為問題,來自他自覺學習上要發奮,但內心焦慮能否做好,不會梳理處理事情方法,心裡一急亂七八糟,然後「黑開有條路」「越話越衰」「一天還有一天金」的出現。

其實這種「黑仔」「倒楣」,在很多人生活也有經歷過,往往不是能力有缺,而是焦慮與不安導致做事無法專心集中,神不守舍而事情越做越糟糕。

我經常說除了人口最高與最低5%人群,90%人類智力水平相近,如果沒做好,不是IQ問題,而是方法與態度的問題,以及面對逆境處理能力。能天賦或者無師自通很快察覺自己感受,並安靜下來調整的人,真的很少。有這種天賦的人,很適合做治療、諮詢與靈性教育工作。

不過,小張與大部分一樣,都沒有這種自我察覺與調整能力。步入中學階段,少年經歷一下內心焦慮與不安,是非常健康的心理活動,容許青少年時期孩子煩惱、不安、闖點小禍,香港人俗語說的「賴野」,有助心理成長。

現在有很多人都不帶腦不用腦,只會問為什麼、怎麼辦,反問他們情況就會很玻璃心。我估計,都是因為從小沒有這麽用過腦,也沒有正面面對過內心焦慮與不安,沒有學習過面對問題與處理問題的訓練。

當父母的,孩子小學階段照顧好生活,灌輸正確價值觀;中學階段,就要容許他們有思考空間,想想他們做的事情是否恰當、正確、對自己他人社會有什麼影響。甚至我認為,要讓孩子有機會面對不會造成違法或者潛在危險的「撒旦誘惑」 ~ 比如打網路遊戲。就像辯論「中學生應否談戀愛」,這些他們生活中會面對的事情,不能再一刀切說批准不批准,而是讓孩子了解、探討、思考,然後形成他內化價值觀,孩子才能心理與思想成熟,將來才能踏入社會成為一個心智年齡符合真實年齡的社會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