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比凡希吸引力法則豐盛心 |
分类: 比凡希香薰情緒 |
這個中秋收到最快樂的祝福,就是我捐助多年的一個孩子發給我的消息。這位孩子年紀小小撐起一個家,後來因為媒體廣泛報導所在省市以及很多有心人給予孩子很多支援與關愛,我對小朋友的牽掛舒一口氣,今年忙得連每年寄過去的月餅也忘記了!得知孩子生活安好,我替他高興!
自從接觸這位小朋友,讓我留意到國內幸福的孩子很多,不幸的孩子為數不少,給予有需要孩子支持是長期、廣泛的需要。以往捐款方式,未必是能持久幫助孩子,所以我希望慈善得以持續。
在香薰生活中,讓我越來越覺醒慈善的意義:我帶著對弱小一群「同情心」所做的慈善,我心裡不好受,因為看到別人的不幸身同感受,太難過的情況甚至自己無法面對想逃避-特別國內多有需要得到幫助人群的報導手法非常煽情,我真是受不了。不同人對做慈善有不同看法,我明白這種渲染式報導可以打動很多人,特別從苦難中磨練出來的企業家,看見小孩子可憐想起自己童年,扒拉扒拉的大手筆捐款,絕對能收到募集善款的效果:這個過程中,企業家內心也得到療癒。另外,也有的因為有新聞價值「發財立品」做善事有助提升個人聲譽,我覺得也是好事,因為始終需要者得到受惠。只是對於我,我現在生活各方面驅動力處於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自我實現層面,而非愛與關懷需要層次的需要。
我深信:取之社會、用於社會,慈善是生活一部分,我需要學習在我能力範圍內持續進行這事情,這樣才得以長久下去,不會因為我發起同情心就捐多一點,對這樣悲情報道麻木就不再捐款,這對需要人群非常不利的!因此,我把《比凡希嬰幼兒香薰護理》產品與香薰靈氣課,部分收入以客人與學生名義捐款,這樣慈善既能得以持續,又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回饋社會,造福更多孩子。正如我把香薰、靈修介紹給大家用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給你來帶改善與幫助一樣,慈善也可以融入生活,讓你做得自然、舒心,成為生活一部分一樣。
希望在這個人月兩團圓的日子,我收到的一個祝福,我自己一點感懷,讓你看後舒心而有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