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薰情緒]:我有機會“精神分裂”嗎?

标签:
心理香薰情緒比凡希情緒認識社會心理健康 |
分类: 比凡希香薰情緒 |
以往香港的電視劇集,都是非常平鋪直敘的主角和大壞人角力,抄美劇抄多了,加上觀眾接受度擴大,港劇開始把心理因素融入角色中- 因為個人經歷、環境、位置、痛苦讓一個人得了精神問題、心理問題而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演員因此更有發揮機會,觀眾也看得更投入,普羅大眾會也對心理問題有更多的認識。
在香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經歷過心理不健康的情況,工作、考試、家庭、愛情、經濟、健康等等問題也可以讓一個人變得神經緊張、情緒波動、失眠等情況。不過問題不會嚴重至電視劇人物一樣人格分裂、精神分裂。因為出現這樣嚴重問題有幾個先決條件:
1)當事人在成長過程被身心虐待,被灌輸扭曲的價值觀
2)家族曾有精神病史
3)神經系統有先天疾病或者後天受到破壞(比如吸毒、意外創傷)
一般心理問題、精神問題的病發高峰期於青春期,香港資訊發達,人與人接觸密切,青春期學生出現問題很容易被發覺,所以大部分人遇上壓力,都不容易變成精神問題
其實在繁忙的生活中懂得給予自己一點獨處的空間,比如每天5-10分鐘打坐冥想,睡前聽聽輕音樂,做運動。日常生活使用讓人感到愉快的精油比如甜橙、檸檬、薄荷等燃香,都可以讓你在忙碌的生活中得到平衡。
前一篇:[成長心理]:額外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