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理]孩子心目中的離別是甚麼?
(2012-03-24 01:32:36)
标签:
育儿 |
分类: 育兒心理 |
今天我確定了期待幾年的出國進修的行程。自從當媽媽之後,一次我出門兩週Andrew發燒的經歷,那次之後我不敢再出遠門,有一次也只是兒子以為我回廣州工作的幾天行程,當時我們家帶大Andrew的保姆。自從保姆回去印尼之後,我一次也沒有離開Andrew公幹,因為他身邊就只剩下我一個親人生活。
對於這個出門進修的機會,我一早已經問過Andrew,他沒有反對我才報名,還和凌老師相量如果我出門的安排。直到今天確認行程告訴Andrew,相量出門一星期他的安排,他才有一句沒一句的:“工作緊要麻!”,“唉!你做呢樣野,去學習之後可以賺多D錢。”,“如果你唔去,賺唔到錢我無書讀。”為甚麼他突然這麼多無謂的擔心呢?整個下午到晚上,我都很堅定的回答:“不是的,工作重要但你更重要, 如果你真的不想我去,我就不去。 不過我想知道原因。”晚上談了一個小時才問出,他不是怕我不在家,而是怕地震、意外我會死去,說到這一點,他雙眼泛紅流眼淚,已經想像我死去的情景。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陪伴讓他有安全感。小孩子不體諒人性,不懂有些人本身是缺陷的、自私的、沒有同理心。孩子缺乏親人的愛會讓他自責。“是我有甚麼問題所以爸爸媽媽才不愛我呢?”這一個問題圍繞在孩子的心窩裡面,甚至陪隨他長大,缺乏家人的愛的孩子會有羞恥感,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不及其他小朋友的好。
小朋友成長過程中,學會有死亡一回事,但是死亡是甚麼他們的概念很朦朧。他們能夠理解的,死亡=永遠失去了。小孩子失去的概念,不是成年人失去金錢、地位、權利、婚姻等等具體,小孩子的失去=沒有愛了。膽小的孩子都是怕“萬一有甚麼事,我就沒有人痛愛了!”小孩子和小動物一樣,爸爸媽媽的愛就是生命的全部,爸爸媽媽的接納也是生命的全部。我們眼中很平凡的離別為甚麼孩子會哭哭鬧鬧呢?因為離別=失去=死亡=沒有愛。如果一個孩子非常無情,就是說明他覺得父母不愛他,他因為承受不了缺乏愛的感覺,所以以激進的方法保護自己承受不了的情緒壓力。
我是個單親媽媽,孩子和我一個人生活,不久之前他曾經和爸爸生活過半年時間發現在爸爸那邊猶如孤兒一樣,每天早上奶奶帶上學之後,下課就由托管接回去做功課吃晚飯,經常托管時間過了爸爸家的人才接他回家。那段時間兒子覺得自己“沒有人理,很無面”,他的自信心因為缺乏愛而下降,日子過得很擔心,擔心一些無謂的事情,比如今天有沒有來接我呢?那半年的時間他甚至不敢提出要求,因為他提出要求得到的回答是:“你唔可以咁樣講,你咁樣返去你媽咪果度生活啦!”。這句說話不是單純叫他回去我身邊這麼簡單,孩子聽起來,就是“我不要你了!”。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會一天一天萎縮下去。
當時我見到Andrew一天一天瘦下去,集中力也越來越低,不停的搞東搞西不能安定下來,我知道他內心承受很大的痛苦,但是一天他沒有願意回來,我不能硬抓他回家,他很痛苦,我的內心也很痛苦,但是我的兒子始終要面對這個無情的事實。唯一我能做到就是不停告訴他如果不開心任何時候可以回來媽媽這裡,甚麼事也不用怕媽媽會幫他處理,發生甚麼事媽媽也痛愛他的,但Andrew還是承受了精神煎熬半年時間後才回來。一個孩子為甚麼承受這樣的痛苦呢?無非就是想留在爸爸一次又一次給就會爸爸,希望得到爸爸的愛。可惜,我7歲的孩子花了半年時間,承受半年精神痛苦,換來是沒有一次又一次沒有愛的拒絕。哀莫大於心死,一個不到8歲的孩子第一次接觸到“死亡的感覺” - 就是來自自己爸爸的拒絕。
對於我出門進修,雖然只是一星期的時間,對於一個缺乏父愛的孩子,媽媽就是他的全部,所以對我來說這個進修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機會,但我孩子要經歷的卻是無可挽救的心靈痛苦。不論舅舅、姨姨等等親人多麼愛他,其他人怎麼愛他,孩子的自我價值都是完全建立在父母的愛之內,你想你的孩子有多自信,做父母的你就要給他比這份自信更大更深的無私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