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有發揮心理潛能,還是被心理打垮 ?

(2010-10-25 17:49:53)
标签:

丰盛心理

比凡希

自我成长

家庭心理

杂谈

分类: 心理,生活,身邊事

這兩天大家以為我對留言者發飆,讓我想起十幾年前我第一個舊下屬A。A頭半年跟我工作時老是發白日夢做錯,我毫不留情的批評,她除了向我鬧情緒,也向總經理投訴我要求換部門。總經理向我瞭解事情時,我表明開除A好了,同時取回她所有工作,之後A沒再出問題。


其實我請A時也有猶疑,因為她之前每份工作也是被裁員出來的,A工作過了三個月試用期我就知道她的問題 - 她有一套內心戲天天在腦袋上演,把周圍的人認定是她成長的某個人,然後對“媽媽”消極反抗。


--------------------------------

心理學上,對這種把周圍人看自己成長期的某個人物,稱為投射。

--------------------------------


A習慣表現令人覺得她是受害者,以其他人對“目標”的輿論壓力攻擊目標而確保自己安全。偏偏遇上我這個本身已經在公司很多對頭,不怕閒言閒語的人。A才從不良的“放水”工作態度改變,認認真真的工作。的確A的後來的工作pick up得非常好,工作上獨當一面,我離開那家公司時她的工作能力一早超過我之上。

 

-------------------------------------------------

A的行為是從她媽媽處學習回來,她媽媽是個認為自己婚姻不幸是家人造成的主婦,沒有謀生能力的她對丈夫的怨恨只能以受害人角色消極反抗,也以受害人角色控制家庭。


A對媽媽又愛又恨,既不能接受自己愛媽媽(感覺對不起爸爸),也不能接受恨媽媽(不道德),這種情感的矛盾中她選擇學媽媽的行為, 心理學上稱為向侵略者認同。

-------------------------------------------------

 

當時我一點諮詢常識也沒有,就是很簡單的一個原則:工作要確保做好,做不到就離開。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要求,問題就是沒有一個嚴厲的管理人你會不會做好?做好了你就成功。

 

-------------------------------------------------

 

A的工作出色,因為她遇上她以往從未接觸過的強硬正面交鋒。一直以來要不就是媽媽-受害者角色控制家人;要不就是爸爸 -一個心理角力的失敗者。因為遇到的事情已經超出她內心戲範圍,她以往沒有一個處理這個情況的認知,所以她在構成一個新的行為。心理學上稱為行為重塑。

-------------------------------------------------

 

可惜!A就是浪費時間浪費精神演內心戲,也找人和她一起演戲。原來當時她鬧情緒時,和我的一個前度男朋友曖昧之中,她媽媽反對她和那個男孩子交往,她想一大堆東東被害幻想出來。而給我找來的麻煩,就是她對“母親”形象的我發泄對母親的不滿,緩解情緒壓力。我也毫不客氣,發現原來是這樣一回事,我把事情說穿了,也把那個前度男朋友找出來大罵一頓,不讓他來公司等下班,不給他在大廈下面等,打來的電話全部阻截,還告訴他媽媽他的所作所為,讓他回家也不得安寧。終於舊下屬見內心戲演不下去,他們就不了了之。

 

-------------------------------------------------

只要把這種潛意識運作的內心戲暴光,鬧劇就會停止,因為人害怕面對自己的陰暗面,和帶來的羞恥感,立馬打斷情緒操控者的內心戲。

-------------------------------------------------

 當我以為她可以好好做下去,到了適婚年齡她也結婚了,卻又是一場內心戲。首先A的媽媽是個覺得自己嫁的不幸的女人,對A的父親的痛恨泛化到所以男性,女兒和那個男人一起也搞到要生要死的地步阻止。向侵略者認同的原因,A也找個男人回來折磨。為嫁這個200%的好男人,結婚之前A和媽媽吵大架,差不多斷絕母女關係。到結婚後A也如她媽媽一樣把丈夫的毛病挑出來:從小金庫、不透露工資、夫家說上海話(她不懂的)傷害她的感情、到後來的發現丈夫有精神病、動手打太太、打女兒。

A跟誰也表現自己是受害者,然後哭哭啼啼帶著女兒回娘家,上演[苦海飄零慈母心]。A並沒有妄想症,因為知道很多是自己編出來的故事,她找我訴苦我,毫不保留的追問下她會說:[我知道我甚麼也蒙不過你的]


-------------------------------------------------

人要改變心理的的困難度,就是沒有真真正正覺悟潛意識運作,人生會不斷重復內心戲,因為沒有另一個角度看事情,這是為甚麼徹底的心理素質提升是個持久的工程。


以為平庸人上心理成長課後能成為成功人士是本末倒置的想法,實際上只有具備成功者素質和目光的人才願意改變自己的情緒,提升自己心理素質,並獲得更大的成功。

-------------------------------------------------


 A的人生和潛能就這樣給自己磨滅了。這麼多年來她找我我會毫不客氣的揭穿她也知道的事實:母親對婚姻扭曲的認知,以受害者身分控制家庭,她受到母親的影響,她重複著母親的行為,還把這個情緒延伸到女兒。對於她丈夫的精神病,我也斷言是她和母親造成。


 -------------------------------------------------

這個讓人痛苦的過程其實沒有人在裡面得益,A,她的家人、她的丈夫、她的女兒也是整個內心戲的受害者。很多人會把責任推卻在家庭上,而事實上A一家有三姐妹,其他兩個姐妹沒有上演她的一套內心戲。每個人也有選擇的權利,這是心理學帶給人的希望 - 每個事情你可以選擇。

-------------------------------------------------

 

每次A給我大罵之後好一點點,因為行業守則我不能替她做諮詢,而我在他們結婚初期已經建議他們找輔導,也表示可以轉介。最後一次A來電中得知她開始和自己找的輔導玩內心戲了,在這次通話中我再次明確告訴她她玩甚麼把戲,表示以後不要再為自己的內心戲來電。


你們看完有沒有發現自己或者身邊有和她相似的人呢?如果是你,你好好想想你如何磨滅自己的人生和潛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