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大和自卑:銅板的兩面

(2010-07-21 01:46:13)
标签:

自知力

心理变化

凤姐

心理

健康

分类: 心理,生活,身邊事

今日和大家分享自尊(self-esteem),自信(self confidence)和自卑(self-abased)。我修讀形象顧問時,這個題目讓我從純粹的形象工作轉向發展心理和個人成長層面的教學和治療工作。


人人都會說自大和自卑是一個銅板的兩面,沒有仔細思考和研究過人的心理運作,是很難理解當中意思。我們可以探討身邊人遇事反應,了解自大和自卑是甚麽一回事。


我以兒子Andrew舉例:Andrew是個膽量小的孩子,我相信在懷孕期我承受很大的精神和心理壓力,在母體內的他吸收了不安全感有關;同時他是個樂天的孩子,因為他在出世後到五歲多,整個潛意識建立期是由個性非常快樂和天真的保姆帶大,所以Andrew的第一反應和內心反差非常明顯。未必每個人如Andrew這樣明顯,而以他來舉例的好處是小孩子的反應比較單純,了解起來容易。


去年Andrew和表哥學游泳,未學之前Andrew告訴保母:「姐姐,我爸爸帶我去海灘游水我學識了」保母以為是真的,帶着兩個小孩去游泳池路上,兩個孩子互相吹噓自己如何了得,說得天花亂墜。但下水後,整個泳場只聽到兩個孩子哭叫聲,游泳教練的回饋是:「得個講字,以後唔好帶佢地嚟」


Andrew三歲前我常常帶他嬉水,到我家傳統游泳年齡就很會「走位」,避免我帶他游泳,一是在我「例假」時提出游泳,一是在我有空時,他就溜到外婆和爸爸家。卻自從一次爸爸帶他去海邊後「突然」聲稱自己很叻游泳。


因為恐懼害怕,就缺乏自信;承認自己缺乏自信,就是自卑;不能承認自己恐懼害怕,就會自我澎脹,變成自大。以上心理過程都是潛意識運作,不為自己察覺。因為不能承認恐懼害怕做出的自我膨脹,有些似為自己壯膽。心理變化的最原始性,無非為了適應生存。一個人能承認缺乏自信而自卑,就是他的內部運作,自卑不會威脅他的生存;逃避恐懼害怕的原因,就是他的內部運作,恐懼害怕會威脅他的生存。



我談自卑自大這話題,其中一個原因是廣電局叫停鳳姐的報導出了後,我才搜查鳳姐(確實我對風潮反應遲鈍)如何出現在群眾上成了焦點。網上網民對羅小姐的評論有的是自卑,也有說她自大,我想從羅小姐事件了解社會現象和心理引起的。今天提到產生自卑和自我膨脹的心理運作,也有鞋童記得這個防禦機制有關。


羅小姐是一位從農村到城市實現夢想的女孩子,從心態上,羅小姐和很多從農村到城市生活的中國人一樣。她成長和生活環境讓她對社會的認知,與城市人不一樣。如她提及出生地很貧窮,就知道得到的資訊是經過很多轉接才到,信息出現偏差。在她成長地方她所得到的信息,可能是一些老同鄉出了城市工作後帶回去,也有的是在電視上看到。在她還沒有出來城市之前,她內心一定對城市和在城市生活的未來有美好的憧憬。而農民工對城市的憧憬,有可能是和現實出現很大的偏差,他們的主觀世界不是和他們交流相處過是不能理解的。


我舉例,我小時候接觸國內來港新移民,對香港有很大的憧憬和祈望。越北面來的新移民就發現現實和夢想的落差很大;很多在國內受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士來到香港才發現是惡夢,因為80年代的香港(我估計現在好一點)國內教育在香港是不承認的,以為到香港可以一展所長,可能只能找到能餬口的工作。那些新移民也很難和本地香港人混熟,來來去去交往的都是背景和自己差不多,見識和認知和自己差不多的人,這情況導致他們對城市有偏差的主觀想法沒法透過在本地生活而更新糾正,反而身邊人見識和自己相似,加強了他們偏差的主觀想法。農民工到城市的情況正是如此。


我看過羅小姐在“人間”的自我評價,比如她對個人智力和學識的評價,有人覺得她自大。我們站在她的角度看,在一個貧窮的小地方能讀師校當老師,可能在她一條村,後者附近幾條村,真是只有她一個人。對詩詞的認識,在她身處的農村文藝愛好者也可能只有她一人,所以她對自己的評價,是在她成長的地方建立。


很多年前我在一個研習會見到在廣東省新塘這個小地方做牛仔褲加工的人,他跟與會者誇口說:「新塘做牛仔褲是全世界第一,我們的手工技術無人能及」我聽到O晒咀,覺得他很自大,質問他新塘的是全世界第一,那JPG, D&G, Levi's。。。。算甚麼?羅小姐就是和這個新塘人很相似,那些之前300年,往後300年無人能及她,等於[新塘的牛仔褲世界第一]一樣,而新塘人能見的[世界],羅小姐的[前後共600年無人能及],當被追問是甚麼一回事,他們總會感覺到有點不對勁,那種尷尬感,來自恐懼害怕,就出現今午說的心理變化 --心理變化的最原始性,無非為了適應生存,逃避恐懼害怕的原因,就是他的內部運作,恐懼害怕會威脅他的生存。


上[人間]的初段時間,羅小姐說另一半條件和對自己的分析的都是她有偏差的認知而成,她還是有理智和自知力。到節目最後心理諮詢師出來分析羅小姐的不合理認知,她所面對不單錄映棚內的人,還有鏡頭後的觀眾,在廣大人群目前承認自己“有問題”,不是被人笑這樣簡單,潛意識是無法再在這裡生存下去了。



老師分析時有個close up 向羅小姐,她的軀體和思想凝固了,正正是那一刻她的自我防禦機制出現了。如果她可以回復平凡,或許可以經過時間後她可以接受和細想老師的話;可惜是羅小姐因此紅了,接觸公眾的機會和頻率越來越多,如何面對=如何生存下去呢?即時的她選擇了自我膨脹,以後的話只有越說越大了。她為自己面對的事情給予合理化的解析 - 自我欺瞞。可是她到底能堅持多久呢?一直自我欺瞞下去,她的自知力會喪失,真是變成心理異常;哪天她不能堅持下去,覺知開始浮現真相,她面對的打擊,意識到別人對她的傷害,她能承受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