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Annaliza晓辰老师
Annaliza晓辰老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357
  • 关注人气: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們買的不是寂寞,是感覺

(2010-07-09 15:38:00)
标签:

心理

情緒

比凡希

生意

财经

分类: 心理,生活,身邊事

在我小時候的香港,讀到中學畢業及以上的人都想做白領,而有些白領行業給人的感覺是“不務正業”,騙人騙錢的。大致都是非實業類型的銷售業,例如保險和傳銷,我們叫這些行業做賣人頭行業,就是招來的下線人多,而賣買的東西非實物,或者非必要性東西。說人家“不務正業”是比較難聽,而為甚麼會社會會有這樣的概念呢?當時大家都希望能夠做寫字樓工 - 舒舒服服在空調房工作。而不能白領,老老實實的學一門手藝做技術人員也能過活。踏踏實實,安安分分就是社會大眾認同的價值觀。


可是,還有一部分有ambition志向的人,想靠自己的努力創出光明前途和錢途。然而,沒有相關經驗,創業難!有志向,想發達,又沒有相關行業經驗。保險和傳銷就看中了這樣的人群心理,以一系列心理技術吸引人加入。第一:虛榮感;第二:歸屬感;第三:使命感。


虛榮感 - 讓他們建立良好的自我感覺,首先對他們衣著外表有要求。我的第一個國際認可資格是形象顧問,深明改變外維形象建立心理形象是一套行為改造的心理技術。保險和傳銷就是非常注重[門面],當然他們的目的不在於真正建立從業員的心理素質,所以教的方法都是[門面]。有一個做過兼職保險的朋友和我說過:[繫上領帶,穿件西裝,覺得自己似個人]他本人是建築業專業人才,收入不錯,就是在工地上班不會穿的得體。可見虛榮感多麼厲害。


歸屬感 - 做保險和傳銷,常常被人拒絕,也會有親朋好友好言相勸不要被人騙,更不要被騙去騙人。所以形形式式的聚會,講會,分享會,一班保險人和傳銷人聚在一起,讓自己覺得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圈子,有共同語言,共同目標,大家都很友善。保險和傳銷的聚會就像返教會一樣。在教會裡的人會分享自己的故事,本來生活如何痛苦,如何獲得救贖,內心如何平靜,神的愛有多大。。。。。。分享者真摯的感受讓參加的人會有身同感受的感動 -- 個人體會是很主觀的,感情的交流是也不能用理性分析,在一個這樣的環境完全是心和心的交流。這個氛圍造成社會心理學的從眾現象。


使命感 - 單單為搵錢而做的話,搵到錢後就會離開這個圈子。冠以使命感讓從業員骨子內buy這個行業 -- 能成為XXX的一員,不單讓你前途光明,晉身更高的社會階層(你的上線,和上上線),我們更是一個大家庭,充滿愛和關懷。你既能讓家庭收入提高,也能幫助其他人,把我們的XXX理念和愛傳播給身邊人。


想發達又有意義,入行門檻低,保險和傳銷對從業員的宣傳設計完全符合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相對傳銷,保險還是以計算為基礎的行業,購買者對出意外的擔心比實際出意外的機會率低,這盤生意就有錢賺了,所以保險生意比傳銷容易做些,從業員發放危機信息,可以觸動顧客,越感到無助,就越覺得保險能夠給自己一個保障,買保險非真的有保障,而是買”安心“-買保險,就是買平安 - 某公司的宣傳。



保險把[安心]的感覺賣給客人;傳銷把[成功]的感覺賣給從業員 - 其實也就是他們的客人。原來人想得到的不是實際東西,而是一種滿足內心有缺的感覺。我有一個泰國和尚朋友,身上一毛錢也沒有去深山修行,身上一件袈裟,鞋子也可以不穿。他從來沒有金錢概念,安住自在,心中無缺,不假外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