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音乐性情美丽真实娱乐 |
分类: 1、散文 |
http://i8.hexunimg.cn/2012-07-20/143777027.jpg
真性情的音乐人(散文)
看了几期《中国好声音》,竟想再看,不仅着迷于选手的声音和表现,也迷恋于几位明星导师的点评和表现。至于声音我不好妄评,因为毕竟是音乐的门外汉,听着好听入耳就静下心来,就将眼目投注。但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我是可感受的,我是可发表评论的。我着眼于我的感觉。我觉得几位导师的点评实在精彩,出乎我的意料。
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都是大腕了,他们足以在台上表现他们的范儿,他们的矜持。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我想旁人无可厚非,并且洗耳恭听,因为出自他们的口,是大师的评判,是让人肃然起敬的。言简意赅的词是足以震慑人,并且寥寥数言,却有满篇着墨之效。人说一个眼神就可传达无限的情意,关键是人的感觉。对于大牌、大师、位高权重者大家都有如此感觉,他们都有如此气场。可《中国好声音》的几位导师却全抛弃了这几条不成文规矩,“滥发”议论,好发议论,并且聊发少年狂,全不顾及场合和身份,动辄拍案而起,静则闭目低眉,那么一个大相径庭的人,那么情绪大起大落的人。我开始诧异,后来喜欢,深深喜欢。人,就应该这样,情绪流露不遮遮掩掩,真性情挥洒不带着面具。
我看多了什么明星或是名人正襟危坐于台上,看着激情洋溢的场面也只是颔首,微微一笑,而不是挥臂,或是波涛样振袂而起。好似他们不同于凡人,他们有自制力,有定力,他们是超越普通百姓的情感之上的,故而能端坐台上,能评判能定夺,掌握人的命运。其实他们的这种做作表现是和现场极不吻合的,人家那边已燃烧,你还静如止水,表现冬天的微澜不起,我想至少你和那激情澎湃的艺术相隔膜,你理解不了,解读不了,或者你干脆就是个冷血动物,凡事没有激情的,缺乏人生情趣的人。
那么名声立刻四处传扬的《中国好声音》,我想除了节目本身的创意,以及登台歌手的不俗表现,也与四位导师的激情表演有关,非勉力为之,配合节目,而是情动于衷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没有切实打动内心,只是凝目听之,稍稍心动,微微颔首,如让心里起了波浪,外在的波浪也随之而起,或是左右摇摆身子,或是挥举双手配合节拍,如再不足,就按动转椅,将悬念解开。我喜欢杨坤的挥臂锁眉咬牙切齿,这是他情绪达到高潮的表现,我喜欢那英的眼泪,这不是作秀的泪,而是流自心灵的泪,打动了自己,也让我们心起波澜;庾澄庆的平举双臂不断摇动手指的姿势,以及刘欢典型的咧着大嘴开怀大笑的样子,都让我深深记住,让我觉酣畅。人生的诸多美妙场景和情绪在此生发。
艺术是什么?最原始的劳动号子就是艺术的滥觞。有了想法就通过音声传输,虽然没词没调,但喊出来,人生的快慰就洋溢心中。有了情而不发,我想憋抑心中是要成为心里的“肌瘤”,闷闷不乐、久郁成疾,我想说的就是此。艺术是情的物,正是有了澎湃激昂的情,艺术才应运而生,才将情安上翅膀,在丽日晴空下自由飞翔。歌唱更是情的直接宣泄,直接表述,如果还这么矜持,还这么拿着范儿做着态,就离音乐远了,离旁观者很近。
音乐是能勾魂的尤物,我常看见交响乐指挥者挥舞着指挥棒,然后全身和指挥棒一道律动,彷如自己也成了指挥棒的一部分。这是音乐将其绑架,成了音乐的俘虏,人生的幸福也开始了旅程。我看见那个有名的阿炳是瞎着眼睛拉二胡的,不需要张眼望着他的弦索,在音乐里他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可以看见音符那漂亮的小尾巴。
如果在音乐四溅前还能稳坐不动,或只是微微欠身,我想他离音乐很远了,离现实很近。
《中国好声音》的几位大腕为我们诠释着一幅美妙的音乐图景,他们是音乐芳菲中灿烂瑰丽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