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想才是名师的灵魂

(2012-09-09 21:06:13)
标签:

教育随笔

思考

杂谈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今天参加了区教体局组织的庆祝第28个教师节座谈会,参加会议的主要是今年支教的11位教师,还有新教师代表公雯雯、援疆教师李洁、李官小学的 耿老师、临沂九中的张老师。会议的规模不大,但规格很高,局里的几位局长都参加了会议。

八位教师代表从不同的角度,谈了对兰山教育的认识,汇报了自己的工作,并积极为兰山的发展献计献策。边局长主持了会议,冯局长作了重要讲话。

在会上,冯局长谈到了关于名师的界定问题,什么样的老师才算得上是名师?才算是真正的名师?

可以说,这是一个创造名师的时代,准确地说,我们是在不遗余力地制造名师。不知什么时候,名师成了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按照某一个标准,某一套数据,量一量,卡一卡,几十、几百,甚至是成千上万的名师就成批量地走下了流水线。

我们所说的名师是怎么炼成的?无非是讲课比赛的等次,教学成绩的优劣,再加上论文、课题等等的有序累加。从有了讲课比赛以来,对于它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无论是精心准备、万人雕琢的过分修饰,还是表演性过强、脱离现实的花拳绣腿之说,都让老师们对课赛的现实意义抱有怀疑的态度。对于成绩,不排除个人教学技巧、时间争夺、管理严厉程度的差别,最能决定教师教学成绩的,还是生源的差异。否则,就不会出现小升初、初升高的生源大战。至于,论文、课题的含金量,恐怕不用说,在大家的窃笑声里你就会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真正的名师,最明显的标志应该就是思想,有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应该是判断真假名师的一个最为显性的标准。以东拼西凑的技巧、生搬硬套的模式换来的证书,靠拼挤打压考出来的成绩,并不能够真正体现一个人的教育价值,而利用这些兑换出来的名师,也就一定不会名副其实。

其实,今天的教育不缺乏名师,也不缺乏教学技巧上的层出不穷,更不缺乏一招一式的异彩纷呈。在我看来,教师的反思能力比单纯的教学技巧更为重要,因为只有思考才能形成思想,而思想才是名师的灵魂,是一个人走远的支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