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着的,才是蜻蜓
(2012-08-02 13:26:10)
标签:
教育随笔随笔情感校园杂谈 |
分类: 教育随笔 |
暑假,在学校加班。
从材料、档案堆里起身至窗前小憩,塑胶操场上竟是一片欢腾的景象。
天气闷热,操场上不知从哪里来了一群蜻蜓,低低地盘旋飞舞。
几个孩子,应该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蜻蜓,挥舞着双手跟着蜻蜓奔跑。还有几个孩子,一窜一蹦地用手去扑,似乎想要捉住蜻蜓。
被蜻蜓吸引,我也来到了楼下。
“爸爸你看,这些蜻蜓多漂亮!”一个小女孩,站在操场的一边,只是看,没有奔跑,也没有去扑。
“乖!你等着,爸爸去给你捉一只蜻蜓玩。”孩子的爸爸匆匆跑到操场,加入到捉蜻蜓的行列,稍显肥胖的身体随着蜻蜓左挪右闪。不一会就已经累地气喘吁吁,两只手拍得啪啪作响,却一无所获。
“爸爸真笨!”小女孩看着爸爸笨拙的样子,咯咯地笑起来。
“用扫帚!”站在一旁的我一边提醒,一边从传达室的门口拿来一把扫帚递给孩子的爸爸。
果然,一起一落间,扫帚的枝条下压住了一只漂亮的蜻蜓。
孩子的父亲捏着翅膀,小心地把蜻蜓递到孩子的手里。
“飞呀,飞呀!”小女孩双手捧着蜻蜓,小嘴几乎碰到了蜻蜓的翅膀。但那弱小的生命,似乎被枝条夺去了飞翔的能力,挣扎着动了动翅膀,终是没有能够飞起来。
“它飞不动了,你拿着玩吧。”孩子的爸爸起初还担心蜻蜓会飞掉,一直警惕地盯着孩子手,整个身体不自觉地站成捕捉的姿势。
“不,我要它飞。飞着的,才是蜻蜓。”孩子的眼中已经蓄满了泪水
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被孩子的无意触碰:飞着的,才是蜻蜓。
是呀。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姿势,每一份美丽都有自己固有的彰显方式。其实,蜻蜓的美丽就在于飞翔。
也许,小女孩站立一旁的默默关注,就是最好的欣赏。
而我,还有孩子的爸爸。却以成人的方式去揣测孩子,不仅误读了一份童真,还亲手扼杀了一份美丽。
回到办公室,静下心来细想。
竟出了一身冷汗:在我们的教室里,还有多少只翩翩飞舞的蜻蜓,被教育的这把大扫帚,以爱的方式掠去了飞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