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窗外的阳光——为什么是“窗外的阳光”

(2012-06-02 18:11:47)
标签:

窗外的阳光

教育随笔

杂谈

分类: 教育随笔

52862,我们八年级240名师生到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教师,这一周我们经历了太多的疲惫、辛酸、付出、压力、无奈,甚至是愤怒。但更多的,是收获、感动、爱与被爱。因为那里没有为我们准备网络,很多东西写了却只能存在电脑里;因为每天的繁琐,很多的东西经历了,还没有来得及写下来。

中午十二点,我们回家了。不想吃饭,不想说话,想的只有一件事,睡觉。衣服没来得及换,儿子的关怀没来得及应答,歪在沙发上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就是现在这个时刻了。整整六个小时,这该是我在实践基地两整天的睡眠时间。

脑子清醒了很多,很多东西是该认真梳理一下了。于是,我写下了这些文字,并会继续写下去:

为什么是“窗外的阳光”

窗外的阳光,是我给这次活动确定的主题。

两三个月前,就有学生不停地问我什么时候带他们去实践基地。因为每年的八年级都会有这么一次活动,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或许刚刚踏上八年级门槛的时候就已经在盼着了。只不过,那个时候的期盼应该是在内心里。而当别的学校已经开始了这项活动的时候,他们的期盼,就已经在四处打听中慢慢变得有些迫切了。

实践活动,对于在这个狭小的校园里,读了八年书的孩子们来说,其实就是一份期待,一缕阳光,一缕在窗外灿烂着、晴朗着、快乐着的阳光。

昨天下午,一个没有预料到的惊喜突然之间降临。刚刚在餐厅坐下要吃饭,接到了边老师的电话。他说,他就在实践基地的门外;他说,他是在兑现他的许诺。

还没有到基地的时候,曾告诉边老师说要到实践基地呆一个星期,边老师说他会在这一周之内过去看我。日子一天天在忙碌中过去,边老师的这个许诺虽然深留在心底,但是一直没有敢真正去奢望。毕竟,他太忙了,他的忙碌我会比别人了解的更多,因为我每天都会在凌晨一点以后在网络里遇见他,遇见他的文字,还有对教育的思考。而昨天,恰是六一儿童节,那么多他喜欢和喜欢他的孩子等着他去看望,那么多迎来送往需要他去应酬,他会在此时感到这个偏僻的地方来看我?

不敢相信,但还是跑步到了门口。而此时,边老师已经站在了路边。激动,还是激动,竟然一时无语。只是简单的告诉边老师,晚上我们有一个题为“窗外的阳光”的结业典礼,想邀请他去看看我们的表演。边老师开玩笑地问,为什么不叫“窗外的边老师”?我没有回答,我相信这个问题边老师也没有让我回答的意思。因为,对于我来说,对于很多感受过他的文字味道的人来说,边老师的文字其实就是窗外的那缕阳光。而他,其实就是一个旋转着的、从不停息的、能够散发阳光味道的人。

昨天晚上的典礼出乎意料地成功,我们九个人没有了丝毫的睡意。在安顿好学生以后,在基地的水泥路上,我们席地而坐。几罐啤酒,一堆简单的零食,一轮淡淡的月,一片被路灯朦胧了的心情,简单而无边际地聊着。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庆祝我们的收获,安慰这些天来的辛苦、烦恼、付出和无奈。曹老师问,怎么会想到这么美好的名字,窗外的阳光,一听就会被感染。我说,天天想着起个什么样的名字,所以在路上走着走着,就想到了,一下子蹦出来的。就像我们今天的心情,这么清爽,是因为我们这么多天的辛苦努力,忽然之间开花了,心情自然就来了。

起身去宿舍的时候,已是凌晨一点多。或许很多人已经忘却了,或者远离了在深夜里的校园里这种淡然的静默;或许多少年以后,我们仍会记得这个静夜,这份安宁,这份无牵无挂清清爽爽的心情。

这难道不是我们窗外的阳光吗?在经历了沧桑、苦痛、疲倦之后的,灿烂的阳光。

胡老师为我们设计的材料封面

 

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庆祝我们的胜利

 

                                          (网速太慢了,传不上去图片,回头到学校再传上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